曾乘桂楫上清湘,明月苍波野兴长。
欲采幽兰浑不见,深林风定忽闻香。
曾乘桂楫上清湘,明月苍波野兴长。
欲采幽兰浑不见,深林风定忽闻香。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刘崧所作的《题枯林上人墨兰四首》中的第一首。诗人乘坐着轻快的桂木舟,在清澈的湘江之上畅游,月光洒在苍茫的水面上,激发了他浓厚的野外情趣。他本想采摘幽深林中的兰花,然而视线所及却只见一片寂静,连兰花的踪影也未能觅得。正当他沉醉于静谧的森林中时,忽然一阵风停,那清幽的兰花香气飘然而至,让人心旷神怡。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舟行湘江、寻觅兰花的经历,展现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交融,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高洁品格的赞美。诗人运用了象征手法,以兰花的隐逸不显,寓言了高士的淡泊名利,而兰花的香气则象征了美德的芬芳。
何年突兀庭前石,昔日何人种松柏。
乘兴閒来就榻眠,一枕春风君莫惜。
城西今古阳山色,城中谁有千年宅。
往来何必见主人,主人自是亭中客。
浪多年二十,是事弗如之。
老我初登第,闻君早解诗。
风霜悬齿颊,锦绣簇肝脾。
才是通漫刺,谁非献屈卮。
贵人遗世患,寒士扼时危。
道泰官犹冷,身穷气未衰。
虽无间屋妾,已有肯堂儿。
村拟茅斋卜,山将画卷随。
贺成良匪易,裒益复奚疑。
岁稔田收倍,秋凉渚汎宜。
定应争倒屣,不惜共捐赀。
千斛归舟驶,梁文想预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