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夏日·其二》
《夏日·其二》全文
清 / 顾炎武   形式: 古风

末俗无恒心,疾贫而好勇。

不能事田园,何况谈周孔。

出门持尺刀,铸钱兼掘冢。

矧此大东谣,齐民半流冗。

不见瓜宁男,死犹被天宠。

鸣弓宿鸟惊,跃马浮埃动。

顾谓同行人,王侯宁有种。

(0)
鉴赏

这首诗反映了清朝末年社会的动荡与人心的浮躁。诗人顾炎武通过描绘末世之风,揭示了人们在贫困与勇敢之间的矛盾选择,以及对传统儒家思想的疏离。诗中提到的“末俗无恒心,疾贫而好勇”,形象地描绘了社会风气的败坏和人们内心的挣扎。

“不能事田园,何况谈周孔”,表达了在物质生活极度匮乏的情况下,人们难以静下心来学习和实践儒家的教义。接着,“出门持尺刀,铸钱兼掘冢”描绘了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采取的极端手段,反映出社会的不公与混乱。

“矧此大东谣,齐民半流冗”进一步强调了社会的动荡,许多人因为战乱或经济原因而流离失所。“不见瓜宁男,死犹被天宠”则以反讽的语气,指出即使在死亡面前,人们依然渴望得到命运的眷顾,体现了人性的无奈与悲哀。

最后,“鸣弓宿鸟惊,跃马浮埃动”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紧张气氛。“顾谓同行人,王侯宁有种”则表达了对社会秩序和阶级固化的质疑,暗示了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王侯贵族的地位并非天生不可动摇。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清朝末期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民生活的艰辛,以及对传统价值观的反思。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深切关注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顾炎武

顾炎武
朝代:清   字:忠清   籍贯: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生辰:1613.7.15-1682.2.15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猜你喜欢

鲸背吟二十二首·其十五走风

夜飓颠狂浪卷天,深渊多少走风船。

一宵行尽波涛险,只在芦花浅水边。

(0)

春日书怀

忙里过韶华,东风日易斜。

黄粱应未熟,白酒尚堪赊。

蝶魄迷幽梦,蛛丝绊落花。

百年能有几,随分度生涯。

(0)

花心动

忽睹菱花,这一程、减却风流颜色。

邻姬戏问,愧我为羞,无语低头寥寂。

珠泪纷纷和粉垂,襟袂旧痕乾又湿。

但感起愁怀,堆堆积积。杜宇催春急。

烟笼花柳,粉蝶难寻觅。

紫燕喃喃,黄莺恰恰,对景脂消香浥。

篆烟将尽愁未休,乍得御沟玻璃碧。

教红叶往来,传个消息。

(0)

垂丝钓

听风听雨,春残花落门掩。乍倚玉阑,旋剪夭艳。携醉靥。放溯溪游缆。波光撼。映烛花黯澹。

碎霞澄水,吴宫初试菱鉴。旧情顿减。孤负深杯滟。衣露天香染。通夜饮。问漏移几点。

(0)

咏怀·其七十八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崙西,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怆恨使心伤。

(0)

读史述九章余读史记有所感而述之·其九张长公

远哉长公,萧然何事?世路多端,皆为我异。

敛辔朅来,独养其志。寝迹穷年,谁知斯意。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