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情秋水态春云,菽粟甘腴布帛温。
菊径秋风陶栗里,柴门落日杜羌村。
鸾歌凤吹排空远,蚓窍蝇声到处喧。
纵有黄金那可铸,寥寥骚雅向谁论。
神情秋水态春云,菽粟甘腴布帛温。
菊径秋风陶栗里,柴门落日杜羌村。
鸾歌凤吹排空远,蚓窍蝇声到处喧。
纵有黄金那可铸,寥寥骚雅向谁论。
这首明代诗人李昌祺的《读元进士李祁云阳集》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质朴的乡村生活画面。首句“神情秋水态春云”,以秋水和春云的意象比喻诗人的神韵,展现出其内心的清澈与灵动。接着,“菽粟甘腴布帛温”写出了生活的富足和温暖,菽粟代表粮食,布帛则象征衣物,表达了诗人对朴素生活的赞美。
“菊径秋风陶栗里,柴门落日杜羌村”两句,通过“菊径”、“秋风”、“陶栗里”和“柴门”、“落日”、“杜羌村”的组合,营造出一种田园诗意的氛围,让人联想到陶渊明式的隐逸生活和杜甫的乡村风貌。
“鸾歌凤吹排空远,蚓窍蝇声到处喧”则转而描绘了环境的宁静与喧嚣并存,鸾歌凤吹象征高雅之声,而蚓窍蝇声则代表世俗之音,形成对比,展现了生活的多元性。
最后两句“纵有黄金那可铸,寥寥骚雅向谁论”,诗人感慨即使有再多的财富也无法换取那份文人骚雅的情怀,流露出对高尚精神追求的向往和对知音难觅的感慨。整体上,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表达了对简朴生活和高雅文化的深深敬仰。
寺桥阁雨,山馆弄阴,重游向时陂泽。
连袂行歌,依旧名僧与词客。花妨帽,泥印屐。
便湿了、春衫奚惜。疏圃外、映水一枝,旧曾相识。
对景且疏狂,莫负红瓶,潋滟倾春碧。
不见樽前,无数饥鸦作寒食。庾家墓,王氏宅。
糁一片、落英堆积。怕来岁,载酒城南,又是陈迹。
雪苑女墙外,水色绿于苔。
郭南潭子尤胜,淼淼浸楼台。
长记升平旧事,弥望风亭雨榭,荡桨百壶来。
谁向乱前说,说罢使人哀。西湄好,忆客夏,寄高斋。
南烹为余细糁,棐几净纤埃。
君笑热由卿至,仆笑羹应还我,戏语类优俳。
摇橹没烟去,背指野棠开。
雨坼池莲,霜彫岩桂,愁饯临去秋光。
城南漫兴,步屧趁林塘。
叹息人家兵后,莓苔遍、废井颓墙。
溪桥畔,柴门半掩,篱落未全荒。烟庄。
经几处,娇红淡粉,压叠成行。
恨花繁境窄,姿态难详。
最后一园差胜,轩棂外、乱石疏廊。
西风劲、催将菊瘦,馀力袅衰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