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路心常慰,归栖气苦低。
经行天柱北,梦想雪峰西。
翠壁千岩长,苍烟半点迷。
何当同拄杖,重此听猿啼。
客路心常慰,归栖气苦低。
经行天柱北,梦想雪峰西。
翠壁千岩长,苍烟半点迷。
何当同拄杖,重此听猿啼。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怀念旅途中的情感和景象。开篇“客路心常慰,归栖气苦低”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虽然内心有一份安慰,但回想起归期的寂寞和孤独,却不免感到一种沉重和低落的情绪。
接着,“经行天柱北,梦想雪峰西”则写出了诗人的旅程,他行走于天柱山以北之地,而心中却常梦想着远方的雪峰。这里的“天柱”可能是指某一特定的山脉或景观,而“雪峰”则象征着遥不可及的美好。
“翠壁千岩长,苍烟半点迷”描绘了一种壮丽而又神秘的自然景观。翠绿的石壁和蜿蜒曲折的山岩似乎无穷无尽,而那淡淡的青烟则给人一种方向感的迷茫。
最后,“何当同拄杖,重此听猿啼”表达了诗人对未来某一天能够与友人一起携手再次踏上这条旅途的期待和渴望。在自然之中聆听猿啼,体现了一种返璞归真的意境。
整首诗通过对旅途中的感受、景色的描写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出郭遂数里,林端渐夕霏。
俄见初月吐,尚未山僧归。
桔槔间野田,草根霜兔肥。
移床就邻老,篱下共秋晖。
起观川泽云,坐息苔莓矶。
杪秋郊始寒,反照旸已微。
逝将保丘壑,宁使情愫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