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府跨仙源,溪流绕山去。
莫放桃花红,时人恐知处。
洞府跨仙源,溪流绕山去。
莫放桃花红,时人恐知处。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秘而神秘的桃源洞景象,充满了道家仙境的韵味。"洞府跨仙源,溪流绕山去",诗人以“洞府”和“仙源”开篇,暗示了这个地方与世隔绝,充满了超凡脱俗的气息。接着,“溪流绕山去”,生动地描绘了溪水在山间蜿蜒流淌的情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幽深的氛围。
“莫放桃花红,时人恐知处。”这两句则表达了对桃源洞的保护之意,暗示这里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世界。桃花的红色在这里被巧妙地隐喻为秘密的泄露,提醒人们要珍惜这份隐秘,不要轻易让外界知晓,以免破坏了这份宁静与神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富有象征意义的语言,展现了桃源洞的神秘与美丽,同时也传达了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尊重。
危亭对名岳,毕景扶钩栏。
白鹭伺察过,低昂若弓弯。
去岁负笈游,最住元符间。
栎林带脩竹,清派流珊珊。
离留叫昼静,洞天生春寒。
伟哉老宗师,作屋云雨端。
竟为杀虫蚁,不活升龙鸾。
遗体但解蜕,故宫亦烧残。
今创已半旧,万柱扶玄坛。
遂以两不借,一筇履巑岏。
入宅问玉斧,采芝投金环。
墨沼篆结字,丹台气成盘。
将谓便隐遁,遽尔罹间关。
夷甫麈尾堕,荀令香炉闲。
再获望奇秀,恍然神观还。
如见大仙伯,被发绿映山。
两君控鹄从,俱著汉小冠。
俗累当复驰,煮药鼎欲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