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殿弛栋梁,空庭长荆棘。
坳堂客水腥,坏碣苔藓积。
经营东晋始,远近千岁逼。
兴废纷可悲,徘徊意不怿。
尚馀土木巧,未露斤斧迹。
使鬼固已劳,斯民忍终役。
悠悠竞颓波,扰扰非一国。
台城更荒唐,万古共悽恻。
唐殿弛栋梁,空庭长荆棘。
坳堂客水腥,坏碣苔藓积。
经营东晋始,远近千岁逼。
兴废纷可悲,徘徊意不怿。
尚馀土木巧,未露斤斧迹。
使鬼固已劳,斯民忍终役。
悠悠竞颓波,扰扰非一国。
台城更荒唐,万古共悽恻。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历经沧桑的古寺,通过描述其破败的景象,传达出一种历史变迁与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慨。
首句“唐殿弛栋梁,空庭长荆棘。”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古寺的荒凉景象,昔日辉煌的殿堂如今只剩下断壁残垣,空旷的庭院里长满了荆棘,暗示了寺庙的衰败与荒废。
接着,“坳堂客水腥,坏碣苔藓积。”进一步描绘了古寺的环境,积水在低洼处散发出腥味,破损的石碑上覆盖着厚厚的青苔,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古寺的荒凉与时间的痕迹。
“经营东晋始,远近千岁逼。”指出这座古寺的历史悠久,从东晋时期开始建造,至今已有近千年,时间的长河见证了它的兴衰。
“兴废纷可悲,徘徊意不怿。”表达了诗人对古寺兴衰变迁的感慨,既有对过去辉煌的怀念,也有对当前荒凉景象的惋惜。
“尚馀土木巧,未露斤斧迹。”赞美了古寺建筑的精巧,即使在荒废之后,仍能感受到当初工匠们的智慧与技艺。
“使鬼固已劳,斯民忍终役。”表达了对古寺维护与重建的困难与艰辛的思考,无论是自然的力量还是人力的投入,都显得异常艰巨。
“悠悠竞颓波,扰扰非一国。”将古寺的荒废与整个社会的变迁联系起来,暗示了历史的洪流中,无数事物都在经历着兴衰更替。
最后,“台城更荒唐,万古共悽恻。”以台城为例,强调了古寺荒废现象的普遍性,以及这种现象所引发的深沉哀愁,提醒人们珍惜历史文化遗产,反思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得失。
整首诗通过对古寺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时间的无情,也蕴含了对人类文明发展、社会变迁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呼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