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清平乐七首·其三》
《清平乐七首·其三》全文
清 / 项鸿祚   形式: 词  词牌: 清平乐

客中心绪,只怕流年去。

才见河桥飞柳絮,又是榴花端午。

醉眠休恨啼鸦,伴人明月窗纱。

归梦不如不作,醒来依旧天涯。

(0)
鉴赏

这首《清平乐》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游子的离愁别绪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首句“客中心绪”直接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心境,远离家乡的游子,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接着,“只怕流年去”,表达了对时间匆匆流逝的忧虑,这种忧虑不仅仅是对个人生命的感慨,也包含了对美好时光消逝的无奈。

“才见河桥飞柳絮,又是榴花端午”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巧妙地将时间的流转与节日的更迭相结合,柳絮飘飞象征着春天的结束,榴花盛开预示着端午节的到来,这些具体的场景不仅增加了画面感,也强化了时间流逝的意象。

“醉眠休恨啼鸦,伴人明月窗纱”则展现了诗人面对离愁时的一种自我安慰,通过饮酒沉睡来暂时忘却忧愁,而明月和窗纱则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凄美的氛围,暗示了即使在孤独中也能找到一丝慰藉。

最后,“归梦不如不作,醒来依旧天涯”表达了诗人对回家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即使在梦中回到了故乡,醒来后依然是身在异乡,这种对比深刻地揭示了游子内心的矛盾与痛苦。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邃的情感,描绘了一个游子在异乡的孤独与思念,以及对时间、生命、故乡的深刻思考,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项鸿祚

项鸿祚
朝代:清   字:莲生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798~1835

项鸿祚(1798~1835),清代词人。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字莲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项鸿祚论词认为:“夫词者,意内而言外也。
猜你喜欢

寿楼春.题吕桐华夫人清声阁填词图

迟箫声台边。又清商暗谱,惊换芳年。

往事倾茶雠字,对花裁笺。愁思紧,凄繁弦。

听唳霜、飞鸿遥天。

便翠岭秋深,红桑地老,歌韵带幽燕。

风帘静,双凭阑。扫青棠旧迹,空长苔斑。

岁暮江梅谁寄,楚英加餐。长梦忆,南朝山。

笑画眉、人偕华颠。只萧瑟词心,鸱夷未还水云宽。

(0)

黄菊二十首·其六

五行正气产黄花,不在诗家即酒家。

诗笔酒杯俱有味,亦同元亮旧生涯。

(0)

游东禅院

地去关城远,无人□□□。

泉流溪路窄,石显洞门深。

□□□□□,□□竹树阴。

□□□□□,□日解题襟。

(0)

书木牌·其一

身为车兮心为轼,车动轼随何计息。

交梨火枣是谁无,自是不除荆与棘。

(0)

王子贤疲于役移家彭泽示诗索和

何人笔削晋东西,岂是王家父子痴。

可奈秋风吹破屋,谁怜夜月拣寒枝。

载书共羡知几早,怀土空惭见事迟。

欲理瘦筇寻五柳,摩挲方竹已成规。

(0)

杂感·其一

夸父以渴毙,麦杖终死兵。

项王称拔山,霸图竟无成。

区区诸勇力,如何与天争。

子房类妇人,谈笑立功名。

去去从谷城,迢遥学长生。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