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都昌》
《过都昌》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鄱阳湖上都昌县,灯火楼台一万家。

水隔南山人不渡,东风吹老碧桃花。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uòdōuchāng
sòng / shì

yángshàngdōuchāngxiàndēnghuǒlóutáiwànjiā

shuǐnánshānréndōngfēngchuīlǎotáohuā

注释
鄱阳湖:中国的一个大淡水湖。
都昌县:江西省九江市下属的一个县。
灯火:夜晚的灯光。
楼台:高楼和亭台。
南山:指湖对面的山。
渡:过河或过湖。
东风:春天的风。
碧桃花:绿色的桃花,形容花色鲜艳。
翻译
鄱阳湖上的都昌县,万家灯火映照着楼台。
湖水阻隔着南山,人们无法渡过,东风吹拂下,碧桃花渐凋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文人苏轼在鄱阳湖上的都昌县所见的景象。首句“鄱阳湖上都昌县”点明了地点,紧接着的“灯火楼台一万家”则展现了夜晚时分都昌县的繁华与热闹,万家灯火映照下的楼阁宛如画卷。然而,诗人接下来笔锋一转,“水隔南山人不渡”,暗示了湖水阻隔了都昌与南山之间的交通,使得人们无法轻易往来,增添了画面的静谧和孤寂感。最后,“东风吹老碧桃花”以春风轻拂、桃花凋零的意象,寓言时光流逝,进一步渲染了诗中的怀旧之情。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都昌县的感慨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深沉思考。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新晴散步

雨中度残秋,阴霾倏弥月。

新晴偶散步,芳草久衰歇。

途遇郭外农,羸瘦见筋骨。

家垦五亩田,无牛自开掘。

晚禾将上口,淫霖悉漂没。

又愆树麦期,春花难望发。

租赋县官催,羞徭里正讦。

终岁无一饱,反受不毛罚。

防秋大徵兵,不如去为卒。

我心本清闲,闻之呼咄咄。

旧为牧民吏,有触辄臲卼。

不忧边氛狂,但恐民力竭。

今无采风使,诗成搔白发。

(0)

夏晚即事

万壑苍茫天暝时,山高月影来楼迟。

隔邻幼子读桃叶,薄醉老翁歌竹枝。

蝙蝠檐牙避夜雨,蜘蛛屋角添晴丝。

小姑呼伴采菱去,一派笑声喧碧池。

(0)

消夏杂咏·其一

闲却凌云笔一枝,藕花香里且吟诗。

平生心事无人会,说与沙鸥傥得知。

(0)

登五华山望昆明池

偶觇井宿到昆华,金碧光中望眼赊。

西去涛声奔迅马,北来山势走长蛇。

连云台殿悲梁土,落日旌旗想汉家。

客里登临多感慨,武侯祠树乱栖鸦。

(0)

登太白楼有感

一别高楼又七年,登临恰值暮秋天。

分无佳句夸名士,谁肯怜才到谪仙。

山杂乱云归塔顶,江留残照落帆前。

金陵十度真堪笑,赢得千丝雪满颠。

(0)

答杨莘耕大令

投笔竟何事,枕戈徒尔为。

病多成我懒,才薄畏人知。

峭石有奇气,寒花无媚姿。

祇应返林谷,饮酒和陶诗。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