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人月圆二首·其二》
《人月圆二首·其二》全文
清 / 李慈铭   形式: 词  词牌: 人月圆

湘江终古伤心泪,长自发红兰。

莺声啼老,鹃声化去,零落谁看。

钿车催至,冰瓯银烛,半日追欢。

冯唐霜鬓,何戡病骨,同此长安。

(0)
鉴赏

这首诗《人月圆二首(其二)》由清代诗人李慈铭所作,以湘江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充满哀愁与感慨的画面。

“湘江终古伤心泪”,开篇即以湘江之水比喻无尽的悲伤,仿佛江水自古以来就流淌着人们的哀愁。接下来,“长自发红兰”一句,将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深沉巧妙结合,红兰随时间而凋谢,象征着岁月无情,美好事物终将消逝。

“莺声啼老,鹃声化去,零落谁看”,通过莺啼鹃叫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凄凉的氛围。莺啼鹃叫本是春日生机勃勃的象征,但在诗人笔下却成了哀伤的代名词,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美好不再的深深感慨。

“钿车催至,冰瓯银烛,半日追欢”,这一句描绘了短暂的欢乐场景,钿车代表奢华的出行,冰瓯银烛则暗示着精致的宴饮。然而,即便是如此短暂的欢愉,也难以掩盖内心的忧伤,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同时也预示着欢乐之后的孤独与寂寞。

“冯唐霜鬓,何戡病骨,同此长安”,最后三句引用历史人物冯唐和何戡的故事,冯唐晚年白发苍苍,何戡因病体衰弱,两人共同生活在长安城中,暗喻诗人自己虽身处繁华之地,内心却充满了孤独与无奈。长安作为古代的都城,象征着权力与荣华,但在这背后,是无数人的辛酸与苦楚。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以及对生命、时间、命运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李慈铭

李慈铭
朝代:清   字:式侯   号:莼客   籍贯:晚年自署越缦老   生辰:1830~1894

李慈铭(1830~1894)晚清官员,著名文史学家。初名模,字式侯,后改今名,字爱伯,号莼客,室名越缦堂,晚年自署越缦老人。会稽(今浙江绍兴)西郭霞川村人。光绪六年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数上封事,不避权要。日记三十余年不断,读书心得无不收录。学识渊博,承乾嘉汉学之余绪,治经学、史学,蔚然可观,被称为“旧文学的殿军”。 
猜你喜欢

广遣兴五十八首·其十六

火里遂雄萧相国,高山还戴穆提婆。

雀儿有檄传参政,鬼母无言听祝鮀。

鳖项不伸蚊浪嘬,蜣丸日辇蚻欢歌。

肺肠剜尽还乡客,殊费人间万斛?。

(0)

广遣兴五十八首·其一

别峰烟水霭晴岚,病骨差池久罢参。

短晷恰逢寒九九,佳期谁待后三三。

藤枯树倒寻常得,月驶云移仔细勘。

败叶如蓑妨两翅,鹧鸪无藉忆天南。

(0)

读甘蔗生遣兴诗次韵而和之七十六首·其四十

竹篦夺却拳堪用,皓齿凋残舌在无。

肉骨分离天不管,龟龙埋没地皆图。

雨云有梦虚神女,香火无郎是小姑。

一任东邻烹大武,但除白牯与狸奴。

(0)

读甘蔗生遣兴诗次韵而和之七十六首·其九

断臂教心何处安,佛头正好与簪冠。

世人不信扳龙髯,吾道偏须食马肝。

梦蝶偶然传锦瑟,弹莺消得与金丸。

大分八字亭亭立,擎出秋香散菊团。

(0)

读甘蔗生遣兴诗次韵而和之七十六首·其六

生缚奉先双腕急,曹瞒未是出群才。

已知辖凤妖翎幻,难割泥龙左耳乖。

覆醢铜青蚀铁骨,无盐水墨写桃腮。

千寻偃盖秦封树,总给寒垆一夜柴。

(0)

落花诨体十首·其六

艳籍黄消饱白蟫,文章水面付浮沈。

风狂矮李思扪汉,雨苦寒荠学捧心。

锦缕毒逢骄妇笑,娇英嫩死屠门瘖。

莫誇黑牡丹无恙,斛角还逢鼷鼠侵。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