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肥梅小蜡橙黄。薄薄板桥霜。
春透谢娘庭院,雅宜倚玉偎香。
旧情如纸,新情如海,冷热心肠。
谁为移根换叶,桃花自识刘郎。
橘肥梅小蜡橙黄。薄薄板桥霜。
春透谢娘庭院,雅宜倚玉偎香。
旧情如纸,新情如海,冷热心肠。
谁为移根换叶,桃花自识刘郎。
这首宋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早春景象,橘子丰满,梅花娇小,蜡橙泛黄,薄霜覆盖在板桥之上,营造出一种清新而略带寒意的氛围。"春透谢娘庭院"一句,暗示了春天的到来,谢娘(古代女子的代称)的居所充满生机,适宜倚靠和品味。接下来的"雅宜倚玉偎香",则进一步描绘了女子的温婉与闺房的温馨。
词人的情感转折明显,由对旧情的追忆,如纸般易碎又难以割舍,转到新情如海般的广阔无垠,但内心却感到冷热交织,反映出复杂的情感纠葛。最后,词人以"谁为移根换叶,桃花自识刘郎"作结,寓意着希望有人能为他们带来新的转变,就像桃花见到刘郎(典故中的刘晨、阮肇遇仙,后以刘郎指代佳偶)那样,带来新的缘分和希望。整体上,这是一首借景抒情,寓言性较强的词作,表达了词人对爱情变迁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