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鸡鸣守一庐,两年未得故人书。
鸿离鱼网惊相避,无信凭谁寄与渠。
风雨鸡鸣守一庐,两年未得故人书。
鸿离鱼网惊相避,无信凭谁寄与渠。
这首诗名为《己亥杂诗(其八十三)》,由清代诗人黄遵宪所作。诗中描绘了风雨交加、鸡鸣声声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孤寂与思乡的情绪。诗人两年未收到故人的来信,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
“风雨鸡鸣守一庐”,开篇即以风雨和鸡鸣为背景,渲染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庐,指的是简陋的住所,这里用来形容诗人独自一人居住的小屋。风雨中的鸡鸣,既增加了环境的生动感,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诗人的孤独。
“两年未得故人书”,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内心情感——对故人的思念。两年未收到故人的来信,这种等待与期盼的失落感跃然纸上,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寂寞与渴望。
接下来,“鸿离鱼网惊相避”一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诗人自己比作远离家乡的大雁(鸿),而将故人比作捕捉大雁的渔网。大雁在渔网前惊慌地躲避,象征着诗人与故人之间的距离与隔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与故人重逢的渴望。
最后,“无信凭谁寄与渠”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传递消息的无奈与焦虑。这里的“渠”指代的是故人,诗人希望有人能够帮助他传达这份思念之情,但又意识到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远方故人的深深思念以及在孤独中寻求慰藉的心境。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情感真挚动人,体现了黄遵宪在诗歌创作上的独特风格。
七星之水天上来,雪浪暗捲银山开。
紫雾黄云蒸蜃气,天边七十二楼台。
阳侯拜月东风起,潮头千丈苍茫里。
电制雷轰下九天,长鲸却走蛟龙避。
奇石亭亭戴巨鳌,海门独立障洪涛。
川灵河伯不敢动,气势直与衡山高。
海不扬波陵谷改,几见桑田换沧海。
雨锁风昏看更奇,烟销日出依然在。
两岸萧萧芦荻秋,寻常来往只沙鸥。
蒲帆掩映云中转,桂楫夷犹天际浮。
山川奇特乃如此,何况古来忠义士。
世上风波十二时,独立狂澜终不倚。
君不见,洛阳贾生天下希,汉庭恸哭伤明时。
长沙谪去人皆惜,前席归来主独知。
又不见,浙东王公天下力,手批龙鳞搏虎翼。
昔年折槛识丹心,他日擎天看柱石。
《厓门奇石歌》【明·许炯】七星之水天上来,雪浪暗捲银山开。紫雾黄云蒸蜃气,天边七十二楼台。阳侯拜月东风起,潮头千丈苍茫里。电制雷轰下九天,长鲸却走蛟龙避。奇石亭亭戴巨鳌,海门独立障洪涛。川灵河伯不敢动,气势直与衡山高。海不扬波陵谷改,几见桑田换沧海。雨锁风昏看更奇,烟销日出依然在。两岸萧萧芦荻秋,寻常来往只沙鸥。蒲帆掩映云中转,桂楫夷犹天际浮。山川奇特乃如此,何况古来忠义士。世上风波十二时,独立狂澜终不倚。君不见,洛阳贾生天下希,汉庭恸哭伤明时。长沙谪去人皆惜,前席归来主独知。又不见,浙东王公天下力,手批龙鳞搏虎翼。昔年折槛识丹心,他日擎天看柱石。
https://shici.929r.com/shici/f7PeffA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