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潇湘八景·其六平沙雁落》
《潇湘八景·其六平沙雁落》全文
宋 / 赵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漂泊楚天长,同群兄弟行。

朔风离塞漠,落日下潇湘。

古碛多葭菼,平田足稻粱。

飞鸣眇空际,布武作文章。

(0)
注释
漂泊:形容四处流浪,没有固定居所。
楚天:泛指楚地的天空,这里可能指湖北湖南一带。
朔风:北方寒冷的风。
塞漠:边塞的沙漠地区。
潇湘:长江流域的两条河流,这里泛指南方地区。
葭菼:芦苇和莎草。
稻粱:泛指粮食作物,稻和粱。
飞鸣:飞翔并发出鸣叫声。
布武:展示武力或才华。
文章:这里比喻鸟儿飞翔的姿态如同诗文般优美。
翻译
在广阔的楚地漂泊无定,与兄弟们一同前行。
北风吹过边塞的荒漠,夕阳缓缓沉入潇湘江面。
古老的沙洲上生长着芦苇和莎草,平坦的田野里稻谷和高粱丰盈。
鸟儿在空中飞翔鸣叫,它们的身影在天空中书写出壮丽的诗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边塞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农事活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异乡漂泊中的感慨和对家国的思念。开篇“漂泊楚天长”即设定了诗人的心境,随后“同群兄弟行”表明诗人虽身处他乡,但仍与亲朋好友一道,共同经历着异地生活。

“朔风离塞漠”用北方边塞的秋风来形象化地描绘了一种萧瑟、孤寂的情感。紧接着“落日下潇湳”则是时间和空间的交织,夕阳西沉映照下的潇水(古指湖南一带的河流),勾勒出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哀伤的景象。

“古碛多葭菼”中的“古碛”可能指的是边塞的土坡,而“葭菼”则是一种野生植物,这里用以形容荒凉之地。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感受,同时也映射出一种历史沧桑、物是人非的情怀。

“平田足稻粱”则转向了农事活动,表现了诗人对于土地丰饶的赞美之情。这里的“平田”指的是平坦的田地,“足稻粱”则意味着收成丰厚,显示出对农业生产的肯定。

最后两句“飞鸣眇空际,布武作文章”,“飞鸣”可能是指远方传来的鸟鸣声,而“眇空际”则形容这种声音似乎来自天边。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心境。而“布武作文章”则是在用古代文人以布衣、武冠自励的典故来比喻诗人自己在这异乡之地,以文字作为武器,创作文学作品的决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怀和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赵扩

赵扩
朝代:宋

宋宁宗赵扩(1168年11月18日-1224年9月18日),宋朝的第十三位皇帝,宋光宗赵惇与慈懿皇后李凤娘的次子。宋宁宗即位后,任用赵汝愚和韩侂胄为相,赵、韩两派斗争激烈。庆元元年(1195年)宁宗罢免了赵汝愚,韩党专权。次年又定理学为伪学,禁止赵汝愚、朱熹等人担任官职,参加科举,是为“庆元党禁”。嘉泰四年(1204年),宁宗追封岳飞为鄂王,两年后削去秦桧封爵,打击了投降派。嘉定十七年(1224年)9月18日宁宗驾崩于临安宫中的福宁殿,葬会稽永茂陵。理宗宝庆三年(1227年)上谥号为法天备道纯德茂功仁文哲
猜你喜欢

题圭上人山舍

红叶填松径,清溪绕竹林。

西风双鬓老,落日半窗阴。

坏衲偏宜厚,幽居不厌深。

竺仙遗偈在,展卷且高吟。

(0)

锦庄渔隐为医士作

锦庄园林锦不如,幽深彷佛神仙居。

舍南舍北剩栽杏,水落水生惟钓鱼。

严陵终辞光武禄,郭玉素受涪翁书。

眼前生意日已广,桃源鸡犬同村墟。

(0)

雨中留宿息耘轩话旧

宿雨青林里,春灯白发前。

老交无几几,别话有千千。

坐久情生草,听多梦入船。

直须开酒律,相醉尽馀年。

(0)

新秋有怀

得秋方一日,秋意已纷纷。

凉觉水边早,声先树里闻。

高僧在西岭,短策不离云。

我欲寻行迹,恐惊鸾鹤群。

(0)

城西树

城西有山无好树,有树尽为人葬地。

山中树多坟亦多,百年那得闲游处。

只今满眼是伤悲,何堪又作百年期。

人间百年不一瞬,山中有坟多没姓。

(0)

靖安八咏·其二虾子禅

长怀虾子俨,有如《法华》言。

混凡人莫识,应供入胥村。

斗虾示神变,生死同一源。

影堂见遗像,稽首重玄门。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