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刹金银布,花香绕碧栏。
断崖交桧柏,飞瀑洒琅玕。
霞起天台暮,云生岳麓寒。
钟声似迎客,时出远林端。
梵刹金银布,花香绕碧栏。
断崖交桧柏,飞瀑洒琅玕。
霞起天台暮,云生岳麓寒。
钟声似迎客,时出远林端。
这首诗描绘了西山碧云寺的壮丽景色与宁静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寺庙的庄严与自然的和谐融为一体。
“梵刹金银布”,开篇即以“金银布”形容寺庙的辉煌,既突出了佛教圣地的庄严,也暗示了其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接着,“花香绕碧栏”,通过视觉与嗅觉的结合,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一片静谧祥和之中。
“断崖交桧柏,飞瀑洒琅玕”,这两句进一步展现了山寺周围的自然景观。断崖之上,桧柏苍翠,飞瀑从高处倾泻而下,落在青竹上,形成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这里不仅有动态的瀑布,还有静态的桧柏与竹子,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霞起天台暮,云生岳麓寒”,日落时分,霞光映照在天台上,云雾在岳麓山间缭绕,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幽深的意境。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山寺所在之地的地理特征与气候环境。
最后,“钟声似迎客,时出远林端”,钟声悠扬,似乎在欢迎每一位来访者,其音韵深远,回荡在远处的树林中。这不仅是对寺庙日常生活的描绘,也是对心灵深处宁静与和谐的呼唤。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碧云寺及其周围环境的独特魅力,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与宗教的深刻感悟。
子幸以斯言叙我诗,百世而下有指而目之者,曰此有明之世一僻固狭隘之诗人也,视欧阳子之称圣俞者,不尤有余荣矣乎!
”余既诺孟和之请,而未及为。
今录其遗诗,追忆平时往复之语,聊举其绪言,以慰孟和于地下,并以谂于世之知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