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法遵条常谨守,饶人蕴德尤先。
孝心自许合神天。长长能后已,永永瞻家缘。
便是修行真宝路,正端无党无偏。
放开心月照金莲。馨香冲碧汉,堪献大罗仙。
掌法遵条常谨守,饶人蕴德尤先。
孝心自许合神天。长长能后已,永永瞻家缘。
便是修行真宝路,正端无党无偏。
放开心月照金莲。馨香冲碧汉,堪献大罗仙。
这首元代王哲的《临江仙》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的道德修养和家庭伦理观。首句“掌法遵条常谨守”强调遵循规则的重要性,接着“饶人蕴德尤先”提倡宽容与美德为上。诗人以孝道为核心,认为这是连接神天的重要纽带,“孝心自许合神天”。接下来,“长长能后已,永永瞻家缘”表达了对家族延续和责任的重视。
下片进一步阐述修行的真谛,“修行真宝路,正端无党无偏”,指出真正的修行在于公正无私,不偏不倚。结尾两句“放开心月照金莲,馨香冲碧汉,堪献大罗仙”运用象征手法,以心如明月照亮内心,散发出的美德馨香直冲云霄,意在表达其高尚品德足以敬奉至高无上的仙人。
整体来看,这首词寓教于乐,体现了元代士人的道德追求和理想人格。
正微风穿竹,淡月梳云,如水夜天碧。
生怕圆时少,凄凉影、深宵常伴孤客。
五年别恨,料素娥、知也怜惜。
凭栏久,漏点铜壶悄,广庭露虚滴。多少闲愁堆积。
便制成丽曲,谁倚琼笛。
目极三千里,销魂处、青鸾难递消息。
女牛会阻,待几时、同诉岑寂。
看清浅银河,偏亘两情脉脉。
江东著伟姓,太宰迈常伦。
势可移山岳,位已无人臣。
一朝被蜚语,朱户生黄尘。
孙子余舅氏,青衿甘食贫。
硁硁守经学,湖乡少四邻。
时念同胞姊,扁舟入城闉。
澹泊不饮酒,慰籍多苦辛。
长逝渭阳水,愁绝慈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