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苑繁霜降,骚人起恨初。
白云深陋巷,衰草遍闲居。
暮色秋烟重,寒声牖叶虚。
潘生秋思苦,陶令世情疏。
已制归田赋,犹陈谏猎书。
不知青琐客,投分竟何如。
上苑繁霜降,骚人起恨初。
白云深陋巷,衰草遍闲居。
暮色秋烟重,寒声牖叶虚。
潘生秋思苦,陶令世情疏。
已制归田赋,犹陈谏猎书。
不知青琐客,投分竟何如。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的萧瑟景象和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上苑繁霜降,骚人起恨初"表明在严寒的早晨,霜花已经覆盖了草地,而敏感的人开始怀念往昔,心中充满了哀愁。"白云深陋巷,衰草遍闲居"则形象地描绘了一片荒凉与萧瑟的自然景观,白云缭绕在偏僻的小路上,而干枯的野草则覆盖着无人问津的住宅。
诗中接着写道"暮色秋烟重,寒声牖叶虚",这是对深秋日落时分的描绘。天色昏暗,秋风送爽的声音似乎在空寂寂的树叶间回响,营造出一种萧瑟孤寂的情境。
接下来的"潘生秋思苦,陶令世情疏"则是诗人通过历史人物来表达自己的哀愁。潘岳和陶渊明都是以怀旧著称的文学家,诗中借他们之口,以此抒发自己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感伤。
"已制归田赋,犹陈谏猎书"表达了诗人虽然已经写下了归隐田园的文章,但依旧保存着过去劝谏和狩猎的记载。这里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即便是回到自然界,也无法完全割舍对往日生活的眷恋。
最后两句"不知青琐客,投分竟何如"则是诗人对于未来命运的不确定和迷茫之感。青琐可能指的是远方的小路或旅途,这里的"不知"表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无奈与困惑,同时也透露出他内心深处的一种渴望和期许。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写,以及借古代名人的情感体验,抒发了诗人独特的哀愁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念,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于未来命运的迷茫与渴望。
诗筒四出走中涓,诗句万选如青钱。
曰余借舟期七贤,共嗅梅花咀芳鲜。
津头几度唤长年,昼眠乃若经笥边。
举头争雪风中旋,瞪视不见山之颠。
八窗玲珑绣佛前,同来且结西芳缘。
小轩宛若壶中天,玉琴不断雨声傅。
诺君再宿余敢愆,从君索句发春妍。
老瓦盆中渌酒香,田家风物近重阳。
不知竹磵槃桓处,今赋黄华第几章。
湘流不尽恨,楚客赋离骚。
世已殊于古,君奚罕所遭。
羁怀便酒圣,野兴挟诗豪。
醉里抬诗眼,山空月色高。
辟书朝东来,海上便拟寻蓬莱,坐令斥卤皆春台。
辟书暮西至,颁春又拟陪千骑,江水江花尽和气。
浮屠将就要合尖,洊雷唤起蛰中潜,东西惟命夫何嫌。
诸么争令出门下,意岂专为一日雅。
君姿秀整气清遒,露华凝晓月澄秋。
胸中武库森戈矛,笔下倒演三峡流。
甘泉持橐侍凝旒,青氊旧物唾手收。
幡然正应侧席求,东行西行宁久留。
祖帐驰华轩,嗟余定环堵。
赠言古有证,临分敢无语。
纷纷曳紫腰黄金,俨然望之真天人。
万世在其后,念之徒酸辛。
富贵诚可乐,名义吁可畏。
此意傥无忘,雁来频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