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缄愁,蕉结恨。恨千条,愁一寸。
郎行终日无舒时,郎来一夜都开尽。
柳缄愁,蕉结恨。恨千条,愁一寸。
郎行终日无舒时,郎来一夜都开尽。
这首诗以柳和芭蕉为象征,表达了深深的愁绪和怨恨。"柳缄愁,蕉结恨",柳条如封存着愁绪,芭蕉叶仿佛凝聚着无尽的哀怨,形象生动。"恨千条,愁一寸",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愁苦之情犹如千丝万缕,而愁苦的程度却浓缩在小小的一寸心间,对比强烈,情感深沉。
"郎行终日无舒时",暗示了主人公对远行之人的思念和等待中的煎熬,"郎来一夜都开尽"则描绘了希望破灭的瞬间,期待如同花朵在一夜之间凋零,寓意短暂的欢愉后是无尽的失落。整体上,董元恺通过细腻的比喻和深情的笔触,展现了清时期女性内心世界的敏感与细腻,以及对爱情的执着与无奈。
凉飔起高阁,凝露被华滋。
庭前有玉树,冉冉寒风吹。
摇落怆中怀,芬芳难独持。
嗟彼阴阳速,叹此颜英衰。
揽衣起太息,惆怅妾心悲。
君心妾不见,妾心君讵知。
尺书不我有,何以慰别离。
俯视清川流,仰视白日驰。
愿随白日景,照君见光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