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门无所住,亦复忆江乡。
半偈禅心定,孤舟别路长。
锡飞吴叶冷,笔拂楚花香。
又向秋山里,钟声闭夕阳。
空门无所住,亦复忆江乡。
半偈禅心定,孤舟别路长。
锡飞吴叶冷,笔拂楚花香。
又向秋山里,钟声闭夕阳。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怀上人归返金陵的场景,充满了禅意与自然之美。首句“空门无所住”,点明了僧人的身份和修行状态,暗示其心灵已超脱世俗,达到了一种无我之境。接着,“亦复忆江乡”一句,虽身处空门,却仍心系故乡,表现了人性中对故土的深深眷恋。
“半偈禅心定”描绘了僧人内心的平静与专注,通过简短的佛语(半偈)达到心灵的宁静。“孤舟别路长”则以舟行水上、路途遥远的形象,象征着僧人归途的孤独与漫长,同时也暗含了人生旅途的孤独与探索。
“锡飞吴叶冷,笔拂楚花香”两句运用了对比手法,锡杖在冷叶间轻盈飞过,笔触拂过楚地的花朵,散发出香气,既展现了僧人行踪的飘逸,也暗示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这里“吴叶”与“楚花”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地域,象征着广阔的世界与丰富的生命体验。
最后,“又向秋山里,钟声闭夕阳”描绘了僧人最终抵达目的地时的情景。秋山之中,夕阳西下,钟声悠扬,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庄严的氛围,既是对僧人归途的总结,也是对其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整个画面充满了禅宗的意境,表达了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精神追求的执着与满足。
拂水乱萤,排空层雉,南谯初动严鼓。
泪珠抛未忍,点点菰浦雨。宫墙旧曾傍处。
听霓裳、又翻新谱。
雾影香飘,月华灯替,弹指几今古。层宵回,多风露。
想高蝉渐老,寒噤无语。百年乔木在,望极浮云暮。
从头记起开天事,问零落、宫花谁主。莲薏苦。
西风外、残红解舞。
晚烟直。一缕轻痕界碧。
斜阳外、无数远帆,蹴起层波漾离色。栖栖向瘴国。
谁识。行吟剩客。
清樽对、豪气半消,霜匣故鸣剑三尺。从头话萍迹。
记雨夜联床,沤梦分席。疏狂间乞歌姬食。
偏幕燕愁重,露蝉魂警,飞鸢惊堕背汉驿。
望云黯南北。恻恻。怨怀积。便说与相思,花外音寂。
成连海上清何极。料曲奏流水,泪飘蛮笛。
西风催遍,醉又醒,断漏滴。
年光如此,任江湖冷落,古风今雨。
渺渺离怀忘不得,多少天涯萍聚。
一碧苔痕,双红豆子,草绿长亭路。
窗前昨夜,梅花迟尔为主。
客有对此茫茫,飘鸾泊凤,浩荡闲鸥语。
修竹吾庐何处是,大抵浮生逆旅。
孤岫团云,寒空散雪,旧梦都兰絮。
题襟重忆,相思他日延伫。
孤舟冻月。记握手路歧,无限凄咽。
弹指和风暑雨,又逢秋节。
清江百里蘋香路,冷濛濛、荻花如雪。
暮霏斜景,城楼独上,黯然愁绝。奈望里、天低雁没。
有兰室书窗,羁榻曾设。六载贫交管鲍,那禁疏阙。
茶烟小舫寻山去,更何人、醉歌同发。
约君须待,金英紫蟹,旧游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