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人非复世间情,居士空留身后名。
共拟凌云成一笑,不妨乘月话三生。
桐乡定有蝉衣在,葱岭遥知虎锡鸣。
耿耿幽怀无处写,眼中泉石记经行。
道人非复世间情,居士空留身后名。
共拟凌云成一笑,不妨乘月话三生。
桐乡定有蝉衣在,葱岭遥知虎锡鸣。
耿耿幽怀无处写,眼中泉石记经行。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程俱所作,名为《江仲嘉仕吴兴雅重道场山长老惠颜仲嘉之柩以八月十五日至山下颜以是日告寂》。诗中充满了对逝者的缅怀与对道家哲学的深刻理解。
首句“道人非复世间情”,表达了道人的超脱世俗的情感,暗示了其与世间的不同寻常。接着,“居士空留身后名”则反映了对居士(佛教中的在家修行者)在世时名声与死后名声之间的思考,引出对人生意义的探讨。
“共拟凌云成一笑,不妨乘月话三生”,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超越生死的乐观态度,似乎在说即便面对死亡,也能以轻松的心态看待,甚至在月光下与逝者进行心灵的对话,探讨三生(即前生、今生、来生)的意义。
“桐乡定有蝉衣在,葱岭遥知虎锡鸣”,这里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象,如桐乡的蝉衣和葱岭的虎锡鸣声,象征着逝者灵魂的存在与不朽,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永恒与生命的循环。
最后,“耿耿幽怀无处写,眼中泉石记经行”,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无法言说的悲伤,以及对逝者足迹的怀念,通过眼中所见的泉石,仿佛记录下了逝者曾经的行迹,进一步深化了对逝者的追思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逝者的缅怀,展现了对生命、死亡、自然与哲学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道家哲学的领悟与情感的细腻表达。
紫微晴雪带恩光,绕仗偏随鸳鹭行。
长信月留宁避晓,宜春花满不飞香。
独看积素凝清禁,已觉轻寒让太阳。
题柱盛名兼绝唱,风流谁继汉田郎。
有使归三峡,相过问两京。
函关犹出将,渭水更屯兵。
设备邯郸道,和亲逻些城。
幽燕唯鸟去,商洛少人行。
衰谢身何补,萧条病转婴。
霜天到宫阙,恋主寸心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