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拜林和靖墓》
《拜林和靖墓》全文
宋 / 高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玉函香骨老云根,占断孤山水月村。

荐菊泉清涵竹影,种梅地冷带苔痕。

生前已自全名节,身后从谁问子孙。

惟是年年寒食日,游人来与酹清尊。

(0)
翻译
玉函般的香气来自古老的云根,独占了孤山的水月之村。
泉水清澈,竹影倒映其中,梅花种植之地寒冷而带着苔藓痕迹。
生前已经保全了名誉和节操,死后又有谁能询问子孙们的踪迹。
每年的寒食节,只有游人来此祭奠,敬一杯清酒。
注释
玉函:比喻珍贵的容器,这里形容香气的来源。
云根:指深山中长在石头缝隙里的植物根部,象征古老和自然。
孤山:杭州西湖的一座著名山峰,有隐士文化。
水月村:形容山水间的宁静村庄,如梦如幻。
荐菊:献上菊花,古代习俗在寒食节祭祀时供奉菊花。
竹影:竹子的影子,增添了环境的清雅。
种梅地:种有梅花的地方,可能暗示主人的高洁品格。
苔痕:青苔的痕迹,象征久无人迹的冷寂。
全名节:保全了名誉和节操,指人的高尚品质。
身后:指去世后。
寒食日:中国传统节日,清明前一天,有禁火、扫墓的习俗。
酹清尊:向先人敬酒,表达怀念之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高翥所作的《拜林和靖墓》,作者以对林和靖墓的景物描绘和对其人品的赞美,表达了对这位隐逸高士的敬仰之情。首句“玉函香骨老云根”形象地刻画了墓中遗骨的静谧与岁月的痕迹,暗示林和靖生前的高洁。次句“占断孤山水月村”则描绘出墓地周围的环境,孤山、水、月、村,烘托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荐菊泉清涵竹影,种梅地冷带苔痕”两句进一步描绘墓地的清幽,菊花泉水清澈,竹影摇曳,梅花冷艳,苔痕斑驳,这些细节都展现出林和靖生前爱菊种梅的生活情趣和高尚品格。

“生前已自全名节,身后从谁问子孙”是对林和靖一生坚守名节的肯定,即使死后,他的精神也不会被后人遗忘,无需子孙来评价。

最后,“惟是年年寒食日,游人来与酹清尊”点明每年寒食节,人们都会前来凭吊,表达对这位贤人的敬仰和纪念,通过游人的祭奠,传递出对林和靖永恒的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林和靖墓的描绘,赞扬了他的高洁人格和不朽精神。

作者介绍
高翥

高翥
朝代:宋   字:九万   号:菊磵(古同“涧”)   籍贯:余姚(今属浙江)   生辰:1170~1241

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字九万,号菊磵(古同“涧”),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是江湖诗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称。高翥少有奇志,不屑举业,以布衣终身。他游荡江湖,专力于诗,画亦极为出名。晚年贫困潦倒,无一椽半亩,在上林湖畔搭了个简陋的草屋,小仅容身,自署“信天巢”。72岁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与湖山长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
猜你喜欢

送李进士南还毕姻兼宰连城

闻道乘龙客,新誇片玉名。

去乘冰未泮,归捧雁亲迎。

才子年方少,郎官宿更明。

仍瞻凫舄影,来伴凤凰鸣。

(0)

咏荼蘼·其二

弱艳风偏舞,新茎露未晞。

姣容胜桃李,多刺似蔷薇。

香送砗璖碗,春生翡翠帷。

犹言看未足,折以赠南威。

(0)

厓门吊古·其四

万里穷何路,双厓壮此门。

吁天惟决战,航海岂图存。

虏骑能追宋,王师实灭元。

聊持一尊酒,波上酹忠魂。

(0)

咏月下采花

良夜采芳人,凝妆倚桂轮。

月临花色艳,花助月华新。

枝袅纤腰怯,香留小袖春。

犹嫌多露处,盈手湿罗巾。

(0)

拟佳人年十五

艳质正婵娟,韶光复可怜。

能歌初按拍,学弹始调弦。

柔意才含蕙,芳心半吐莲。

惟应三五夜,璧月此长圆。

(0)

送曾中舍持诏南归·其二

汉诏下甘泉,宣传定朔边。

马随龙节远,莺待凤池迁。

草暖江南路,冰消蓟北天。

帝城风日好,会报使车旋。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