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计鞭阴石。只当天、烛龙鞭火,愁心如炽。
败屋閒云依破衲,松影北窗堆积。
看茶鼎、风吹习习。
荷叶三枚延法庆,宝光师、飞锡河娄国。
我相在,竟谁识。山城梵宇巍然立。
叹几时、青鸳白马,又生荆棘。
假使泉明今尚在,莲社定须重入。
便满眼、惟馀俗物。
挥泪我来寻旧址,怅远公、头白今成雪。
钟楼外,又斜日。
何计鞭阴石。只当天、烛龙鞭火,愁心如炽。
败屋閒云依破衲,松影北窗堆积。
看茶鼎、风吹习习。
荷叶三枚延法庆,宝光师、飞锡河娄国。
我相在,竟谁识。山城梵宇巍然立。
叹几时、青鸳白马,又生荆棘。
假使泉明今尚在,莲社定须重入。
便满眼、惟馀俗物。
挥泪我来寻旧址,怅远公、头白今成雪。
钟楼外,又斜日。
这首词以"何计鞭阴石"开篇,寓意难以驱散心头的愁绪,如同试图鞭打阴暗的石头一般无济于事。接下来描述了破败屋宇中闲云依附和松影斑驳的景象,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落寞。品茶的场景中,风吹习习,仿佛连风都在传递着诗人淡淡的哀愁。
"荷叶三枚延法庆"借荷叶之数象征佛法的传承,而"宝光师、飞锡河娄国"则提及了一位高僧,表达对佛法和高人隐逸生活的向往。然而,诗人感叹自己无人理解("我相在,竟谁识"),揭示了内心的孤独和不被理解的苦闷。
进入下片,词人转而描绘山城佛寺的荒凉,曾经的繁华已成往事,只剩下荆棘丛生,暗示了世事变迁。诗人假设如果古代的名士泉明还在,他们或许会再次聚会,但现实却是满目世俗,令人感伤。最后,诗人流露出对旧日遗迹的追忆,以及对时光流逝、老友已逝的深深感慨,以"钟楼外,又斜日"结尾,画面凄凉,余韵悠长。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抒发怀旧、感叹世事沧桑的词作,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吴敬梓独特的文学风格。
珍树寒始花,氛氲九秋月。
佳期若有待,芳意常无绝。
袅袅碧海风,濛濛绿枝雪。
急景自馀妍,春禽幸流悦。
上略在安边,吴钩结束鲜。
三公临右地,七萃拥中坚。
旧垒销烽火,新营辨井泉。
伐谋师以律,贾勇士争先。
塞迥晴看月,沙平远际天。
荣薰知屈指,应在盛秋前。
环列从容蹀躞归,光风骀荡发红薇。
莺藏密叶宜新霁,蝶绕低枝爱晚晖。
艳色当轩迷舞袖,繁香满径拂朝衣。
名卿洞壑仍相近,佳句新成和者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