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桥东宅,高人旧隐居。
开轩延素月,灌药引通渠。
径满陶潜菊,家传伏氏书。
有时叨客至,自钓锦川鱼。
天马桥东宅,高人旧隐居。
开轩延素月,灌药引通渠。
径满陶潜菊,家传伏氏书。
有时叨客至,自钓锦川鱼。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在天马桥东的高人生活场景,充满了宁静与自然之美。首句“天马桥东宅,高人旧隐居”点明了地点和人物身份,暗示着这位高人远离尘嚣,隐居于此。接着,“开轩延素月,灌药引通渠”两句,通过描述高人开窗迎接清冷的月光,以及灌溉药材时引入的水流,展现了其生活的闲适与对自然的亲近。
“径满陶潜菊,家传伏氏书”则进一步描绘了高人的生活环境,菊花满径,书香四溢,既体现了高人对古代文人雅士生活方式的追求,也暗示了他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热爱。最后,“有时叨客至,自钓锦川鱼”一句,以客人来访和自钓鱼为乐事,展现了高人与外界的和谐互动,以及他生活的自在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高人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隐逸生活的美好与恬静,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与赞美。
诗人歌乐郊,以政不以游。
太守名是地,岂非为民谋。
下车布条教,惠爱春风柔。
丹笔平枉讼,赭衣息奸偷。
政和岁亦丰,闾里舞且讴。
及我闲暇时,驾言此淹留。
杂花艳暄朝,翠竹鲜霜秋。
有台下观渔,有堂前抗侯。
觞斝既纷错,管鼓亦喧啾。
都人从公来,小大毕休休。
施设苟异此,且为民所仇。
台高池益深,不若墟与丘。
贤而后能乐,轲言良有由。
聊书太守意,庶几来者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