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生忠烈后,供奉意全违。
蛮峒家难问,虔州骨未归!
母妻衣信断,亲故荐书稀。
视草聊承乏,何必入禁闱!
姚生忠烈后,供奉意全违。
蛮峒家难问,虔州骨未归!
母妻衣信断,亲故荐书稀。
视草聊承乏,何必入禁闱!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钱澄之为姚以式待诏所作的赠诗。姚以式待诏,其忠诚与英勇令人敬仰,却在供奉朝廷时心意全然违背,表达了对他的复杂情感。
首联“姚生忠烈后,供奉意全违”,开篇即点明姚以式的身份背景和内心矛盾。他虽身为忠烈之后,却在供奉朝廷时,内心的想法与行为产生了冲突,暗示了他内心的挣扎与痛苦。
颔联“蛮峒家难问,虔州骨未归”,进一步描绘了姚以式家庭的困境以及个人命运的不幸。蛮峒之地,家人的安危无从得知;虔州一地,他的遗骸尚未归葬,流露出对亲人和自身命运的深切忧虑。
颈联“母妻衣信断,亲故荐书稀”,继续展现姚以式的孤独与哀伤。母亲、妻子的衣物已无法寄送,亲友的推荐信也日渐稀少,凸显出他在世间的孤立无援。
尾联“视草聊承乏,何必入禁闱!”则表达了对姚以式的同情与理解。视草,指处理文书事务,此处比喻姚以式的工作职责。诗人认为,姚以式在官场中只是暂时填补空缺,并非真正适合或愿意进入禁宫深院,暗含对其处境的同情与对朝廷安排的质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姚以式个人经历的描述,展现了其忠诚与无奈、家庭的困苦与个人的孤独,以及对朝廷安排的不满与反思,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深刻而复杂的感情。
昼永倦残暑,宵分喜新凉。
天鸡一振翼,烂烂晓月光。
病榻感虚徐,中庭起翱翔。
怀哉谷城子,物外久不忙。
掩抑琴调希,激烈歌声长。
契阔恨清赏,佳期未渠央。
缄词托归鸟,侧伫何能忘。
执热倦烦局,驾言起宵分。
随川踏晓月,度岭披朝云。
攀缘白石梯,拂拭苍藓纹。
喷薄惊快觌,琮琤喜先闻。
奇哉此精庐,眇然隔尘氛。
诸公肯同来,定非俗子群。
永日坐清樾,短章策奇勋。
慨然念畴昔,联裾已荒坟。
中路忘磬折,寸心谩丝棼。
惟应泉石愿,三生有馀薰。
兹游获重寻,十载心氤氲。
他年访旧躅,山灵莫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