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阳既骄夏,衰霖复伤秋。
夏骄众夫病,秋伤田畯忧。
少壮且颓堕,耆人衷百愁。
万物蒙化成,圣贤岂有谋。
栖栖非为佞,驾言我焉求。
危阳既骄夏,衰霖复伤秋。
夏骄众夫病,秋伤田畯忧。
少壮且颓堕,耆人衷百愁。
万物蒙化成,圣贤岂有谋。
栖栖非为佞,驾言我焉求。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祝允明的《秋日作》,通过对夏末秋初时节气候变化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首句"危阳既骄夏",形象地写出夏日烈阳的酷热,"衰霖复伤秋"则暗示了秋季阴雨连绵可能带来的灾害。诗人指出,夏季的炎热让众人疲病,而秋季的降雨又使田间劳作的农夫忧虑。
接着,诗人感慨人生阶段的颓废与老年的忧虑,"少壮且颓堕,耆人衷百愁",反映出社会中年轻人的放纵和老年人的多重愁苦。诗人进一步强调,世间万物都在自然法则下变化,即使是圣贤也无法改变这些规律,"万物蒙化成,圣贤岂有谋"。
最后两句"栖栖非为佞,驾言我焉求",诗人表达出自己并非追求权势之人,而是出于内心的忧虑和对社会的关怀,表达了他淡泊名利、关注民生的态度。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作为文人士大夫的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