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少林寺》
《游少林寺》全文
明 / 陈琏   形式: 古风  押[筱]韵

晨经崿陵关,道路互盘绕。

行寻少林寺,幽谷深窈窕。

风生万壑秋,日上众山晓。

鸣鞘惊走鹿,驻马闻啼鸟。

可人招提境,云气常缥缈。

苔色连阶除,钟声出林杪。

山僧喜迎客,煮茗汲清沼。

共谈达磨事,所恨知者少。

因登五乳山,纵观万象表。

群峰三十六,一一皆可了。

自谐尘外趣,顿觉心神悄。

澹然欲忘归,暂此息纷扰。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游览少林寺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和禅宗文化的深刻感悟。

首句“晨经崿陵关,道路互盘绕”描绘了清晨经过险峻山路的情景,道路蜿蜒曲折,暗示了旅途的艰辛与探索的艰难。

接着,“行寻少林寺,幽谷深窈窕”点出了目的地——少林寺,以及其所在环境的幽静与神秘。

“风生万壑秋,日上众山晓”通过描绘秋风在山谷间吹拂,阳光从群山中升起的画面,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充满生机的氛围。

“鸣鞘惊走鹿,驻马闻啼鸟”则通过鹿的惊动和鸟的啼鸣,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动态感,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生命力。

“可人招提境,云气常缥缈”赞美了寺庙环境的宜人与超凡脱俗,云雾缭绕,仿佛仙境一般。

“苔色连阶除,钟声出林杪”描绘了寺庙内的细节,绿苔覆盖的台阶,钟声从树梢传来,增添了禅意与宁静。

“山僧喜迎客,煮茗汲清沼”表现了僧人们的热情好客,以及他们生活的简朴与清净。

“共谈达磨事,所恨知者少”表达了诗人与僧人们交流佛法的喜悦,同时也流露出对佛法传播不广的遗憾。

“因登五乳山,纵观万象表”描述了诗人登高远望的场景,视野开阔,万物尽收眼底。

“群峰三十六,一一皆可了”点出了少林寺周边的山峰众多,每一座都清晰可见。

“自谐尘外趣,顿觉心神悄”表达了诗人融入自然,远离尘世喧嚣后的内心平静与满足。

“澹然欲忘归,暂此息纷扰”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留恋此处,暂时忘却世俗烦恼的心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少林寺及其周围自然景色的美丽与禅宗文化的深远影响,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精神世界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陈琏
朝代:明

(1370—1454)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猜你喜欢

侍御吴德彰佥潮南观察事限韵赋诗送之·其一

君有万斛舟,乘风信水流。

水深风力健,应得到瀛州。

(0)

怀杨邃庵四首·其一

我梦在兰舟,晓从润州过。

见竹过问主,白云正高卧。

(0)

和主师周自叙韵二首·其一

美玉于斯却有年,琢磨谁识此心坚。

韬光未许徵疵玷,待价何妨岁月迁。

瑚琏自应成女器,麒麟不愧受君鞭。

卞和直抱荆山玉,肯向怀中怨老天。

(0)

送李廷玉还横江二首·其二

三叠阳关几帐然,交情无奈别离牵。

桄榔叶暗山城雨,橘柚香分海市烟。

合浦明珠清夜泪,横槎流水故乡情。

别君况有逢君处,万里青云共一天。

(0)

送周至德还家

富贵真成春梦婆,先生醒眼独如何。

鱼窥浅涧谙钩饵,凤上高梧远网罗。

万里乾坤孤棹稳,半林风月一冠峨。

红尘陌上遥相送,惭愧临风为子歌。

(0)

乔梓惊秋

一天膏露两栽培,俯仰虽殊总异材。

桢干尚期廊庙选,霜风俄作栋梁摧。

花残溅泪当秋落,巢鸟惊心彻夜哀。

最恨大材无用处,悠悠终古拚泉台。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