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云山前盘古树,曾见前朝老谢敷。
六寺钟声何处尽,僧残惟有粥呼鱼。
笋天已过麦地瘦,一饭山厨鲑菜无。
青鞋布袜客何意,担水揭揭来浇蔬。
五云山前盘古树,曾见前朝老谢敷。
六寺钟声何处尽,僧残惟有粥呼鱼。
笋天已过麦地瘦,一饭山厨鲑菜无。
青鞋布袜客何意,担水揭揭来浇蔬。
这首诗描绘了五云山前的一棵古老大树,似乎见证了前朝名士谢敷的过往。诗人行至六寺之间,钟声悠扬却不知何处终了,只剩僧人唤鱼之声回荡。时值春末,竹笋季节已过,麦田显得稀疏,寺庙里的伙食简单,只有鲑菜供应。穿着朴素的游人不解其意,只见他们挑着水桶,忙碌地浇灌着山间的蔬菜。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生活细节,展现了诗人闲适的旅行体验和对山林生活的感慨。
平生所闻赵景明,太阿出匣百壬死。
不令赤手□□□,亦合麻鞋见天子。
霜风猎猎鬓毛斑,万里水县菰蒲间。
妻儿称屈大夫笑,闭阁正用苏麻顽。
边头有兵人要籍,边头有莱人要辟。
名佳实恶君勿信,塞下吏民须荡佚。
检民如苇身如弦,有时白眼对世贤。
正尔忽忆诸梁篇,稍事细谨无流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