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渴随时用,悲欢触事真。
十方无壁落,中有昔怨人。
饥渴随时用,悲欢触事真。
十方无壁落,中有昔怨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赠嗣直弟颂十首》中的第一首。从诗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黄庭坚的生活态度和情感世界。他强调了日常生活中对基本需求如饥渴的即时满足,以及情绪的直接反应,"饥渴随时用,悲欢触事真",表达了生活的朴素与真实。
"十方无壁落",这里的“十方”象征着全方位或广阔的天地,而“无壁落”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开阔和无所遮蔽,他的心境不受外界束缚,自由自在。最后一句“中有昔怨人”,诗人透露出内心深处可能还存有过去的遗憾或怨念,但并未被这些情绪完全占据,而是以一种淡然的态度面对。
整体来看,这首诗简洁明快,寓含哲理,体现了黄庭坚诗歌的清峻风格,既有生活的真实写照,又流露出诗人的人生感慨。
我有二奇石,来自上下钟。
是时我行自南复之东,二物真相从。
楼船习习生清风,迩来数年委置庭草丛。
新春有客赠我石,其数与物皆相同,问之云来自蜀中。
殊形异状不可以模写,大抵荒崖绝壁自天生质非一日,复有长江之水朝夕相撞舂。
其间岁月不知几千百,乃成造化之神功。
东坡雪浪何似者,吾此四物无乃堪弟兄。
有客谓予言,此石置之盆,可种九节仙灵草。
南沙偶来观,谓客言诚好,我将致之时尚早。
早闻扣门声,一童手持抱。
即令童子洗石分种之,如送仙人上蓬岛。
走笔谢南沙,清贞愿相保。世上琼瑶何足宝。
昔年有奇士,遇子金陵中。
授子长生诀,玄谈入洪濛。
相期以无期,有地还相逢。
尔来四十年,閒居仰遐风。
大耋忽复届,绿发双青瞳。
可望不可即,渺如湖上峰。
我生晚习隐,谢病东山东。
静虚拙乃逸,梦见濂溪翁。
遥将惠泉水,从子巢云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