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夜三首·其二》
《夜三首·其二》全文
宋 / 刘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凉风吹素月,深夜欲眠时。

露自入秋白,漏从前日迟。

河光如剑直,萤影似星移。

多少流年感,闻蛩辄易悲。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与深沉,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内心的悲凉。

首句“凉风吹素月”,以凉风轻拂明月开篇,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素月,指的是皎洁的月亮,它在夜空中静静地悬挂,为这寂静的夜晚增添了一抹银色的光辉。

接着,“深夜欲眠时”点明了时间背景,夜晚已深,人们即将进入梦乡。这一句不仅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诗人的内心状态——在即将结束的一天中,他或许有着一些未了的心事或思绪。

“露自入秋白,漏从前日迟”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寂与时间的缓慢。露水在秋天的夜晚显得格外洁白,仿佛是大自然的珍珠洒落人间。而“漏”在这里指的可能是古代计时的滴漏,从“前日迟”可以看出时间的缓慢流逝,同时也暗含着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河光如剑直,萤影似星移”则将视角转向了更广阔的自然景观。河水在月光下反射出明亮的光芒,如同利剑般笔直,而萤火虫在夜空中闪烁,仿佛是星星在移动。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通过对比,强调了时间的流动性和宇宙的广阔无垠。

最后,“多少流年感,闻蛩辄易悲”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转的深深感慨。听到蟋蟀的鸣叫声,便不禁生发出对时光流逝的哀愁。这句话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界的景象紧密相连,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诗意和哲思。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自然景象,巧妙地融入了诗人对时间、生命和宇宙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情感细腻和哲学洞察力。

作者介绍
刘攽

刘攽
朝代:宋   字:贡夫   号:公非   籍贯: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   生辰:1023~1089

刘攽bān(1023~1089)北宋史学家,刘敞之弟。字贡夫,一作贡父、赣父,号公非。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猜你喜欢

独酌问月二首·其二

谁云不老身,圆缺竟何因?

却笑孤眠影,还窥独酌人。

无台那挂镜,渡汉恐沾轮。

秋近寒偏急,君应白发新。

(0)

丛竹歌为黄敦柱年丈赋

火旗焰焰行高天,迸泉驱汗气如烟。

我来解带虚堂前,满庭苍霭秋飒然,羡君丛竹琼阑边。

能使子奠看不足,娟娟翠袖笼寒玉。

蓊郁光浮缃帙青,檀栾色泛金尊绿。

劝君斟竹叶,为君歌竹枝。

清阴疏影何离离,棋声琴韵宜风吹。

莫言节苦夏虫避,莫道丛卑凤不至。

龙去须惊化杖时,雪深方见凌云器。

君家缥管有辉光,篇翰长悬汗竹香。

赋就仙声来嶰谷,梦回明月在潇湘。

七贤扫径堪为友,狂来潦倒非关酒。

最爱堂空客散后,山童剥笋敲茶臼。

怜君意气本清真,冰簟藤床对绿筠。

从今日日相过熟,看竹何须问主人。

(0)

荻港扬帆

枫叶飘飘尽向东,危樯五两舞高空。

锦帆已化双飞翼,画角长吹万里风。

残荻离披鸣柁外,乱山争度捲帘中。

多情屏翳能相引,莫叹乡关隔断鸿。

(0)

登舟留别姚巽卿

去燕来鸿两不群,将归惆怅晚逢君。

苍龙锈涩寒无语,白雪声高旧有闻。

解组欲裁平子赋,怜才谁荐长卿文。

离心摇曳空江上,愁见孤帆挂片云。

(0)

夜宿卢山下通远驿闻夜泉作

静听鸣泉滴翠微,随风飘洒数仍稀。

泠泠窦迸流云出,飒飒声悬落叶飞。

欹枕忽惊深夜雨,呼童还觅旧寒衣。

西窗一洗尘劳梦,四十年前尽觉非。

(0)

闲居杂诗二十首·其二

叩门云落帽,知是远山僧。

且洗风尘足,休论大小乘。

龙难藏一钵,鼠已啮孤藤。

借问西来路,如君到未曾。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