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风吹素月,深夜欲眠时。
露自入秋白,漏从前日迟。
河光如剑直,萤影似星移。
多少流年感,闻蛩辄易悲。
凉风吹素月,深夜欲眠时。
露自入秋白,漏从前日迟。
河光如剑直,萤影似星移。
多少流年感,闻蛩辄易悲。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与深沉,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内心的悲凉。
首句“凉风吹素月”,以凉风轻拂明月开篇,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素月,指的是皎洁的月亮,它在夜空中静静地悬挂,为这寂静的夜晚增添了一抹银色的光辉。
接着,“深夜欲眠时”点明了时间背景,夜晚已深,人们即将进入梦乡。这一句不仅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诗人的内心状态——在即将结束的一天中,他或许有着一些未了的心事或思绪。
“露自入秋白,漏从前日迟”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寂与时间的缓慢。露水在秋天的夜晚显得格外洁白,仿佛是大自然的珍珠洒落人间。而“漏”在这里指的可能是古代计时的滴漏,从“前日迟”可以看出时间的缓慢流逝,同时也暗含着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河光如剑直,萤影似星移”则将视角转向了更广阔的自然景观。河水在月光下反射出明亮的光芒,如同利剑般笔直,而萤火虫在夜空中闪烁,仿佛是星星在移动。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通过对比,强调了时间的流动性和宇宙的广阔无垠。
最后,“多少流年感,闻蛩辄易悲”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转的深深感慨。听到蟋蟀的鸣叫声,便不禁生发出对时光流逝的哀愁。这句话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界的景象紧密相连,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诗意和哲思。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自然景象,巧妙地融入了诗人对时间、生命和宇宙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情感细腻和哲学洞察力。
火旗焰焰行高天,迸泉驱汗气如烟。
我来解带虚堂前,满庭苍霭秋飒然,羡君丛竹琼阑边。
能使子奠看不足,娟娟翠袖笼寒玉。
蓊郁光浮缃帙青,檀栾色泛金尊绿。
劝君斟竹叶,为君歌竹枝。
清阴疏影何离离,棋声琴韵宜风吹。
莫言节苦夏虫避,莫道丛卑凤不至。
龙去须惊化杖时,雪深方见凌云器。
君家缥管有辉光,篇翰长悬汗竹香。
赋就仙声来嶰谷,梦回明月在潇湘。
七贤扫径堪为友,狂来潦倒非关酒。
最爱堂空客散后,山童剥笋敲茶臼。
怜君意气本清真,冰簟藤床对绿筠。
从今日日相过熟,看竹何须问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