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赋梁园久劫灰,游人还问孝王台。
多因帝子解怜才。
咫尺僧寮环塔址,两三村舍傍城隈。
已无馀地馆邹枚。
词赋梁园久劫灰,游人还问孝王台。
多因帝子解怜才。
咫尺僧寮环塔址,两三村舍傍城隈。
已无馀地馆邹枚。
这首《浣溪沙》由清代诗人周之琦所作,通过对梁园的描绘,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雅士的怀念与感慨。
首句“词赋梁园久劫灰”,开篇即点明了梁园历经沧桑,如今只剩下废墟一片,暗示了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消逝。接着,“游人还问孝王台”一句,以游人的疑问引出对往昔辉煌的追忆,孝王台曾是梁园中的一处胜景,如今却无人知晓其具体所在,流露出一种深深的遗憾与失落。
“多因帝子解怜才”一句,转而赞美那些帝王贵族对文人才子的赏识与爱护,他们往往能识得真才实学,给予文人施展才华的机会,这种知遇之恩在历史上屡见不鲜,也成为了后世文人向往的佳话。
下半阙则转向对现实的描绘。“咫尺僧寮环塔址,两三村舍傍城隈。”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乡村景象,僧侣的居所环绕着古塔,几座简陋的农舍依偎在城墙的角落,虽不及梁园的繁华,却也自有一番悠然自得的韵味。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对过去辉煌与当前平凡生活的感慨。
最后,“已无馀地馆邹枚”一句,直接点明了梁园昔日的文人聚会之地已不复存在,邹枚两位著名文人也无法在此找到一席之地,进一步强化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文人命运的思考。
整首词以梁园为背景,通过对比古今,抒发了对文化传承与个人命运的深沉思考,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窗前堆梧桐,床下鸣络纬。
佳人尺书到,客子中夜喟。
朝来一樽酒,晤语聊自慰。
秋蝇已无声,霜蟹初有味。
当为壮士饮,眦裂须磔猬。
勿作儿女怀,坐念蟏蛸畏。
山城亦何有,一笑泻肝胃。
泛舟以娱君,鱼鳖多可饩。
纵为十日饮,未遽主人费。
吾侪俱老矣,耿耿知自贵。
宁能傍门户,啼笑杂猩狒。
要将百篇诗,一吐千丈气。
萧条岁行暮,迨此霜雪未。
明朝出城南,遗迹观楚、魏。
西风迫吹帽,金菊乱如沸。
愿君勿言归,轻别吾所讳。
谱牒推关右,风流出靖恭。
时情任险陂,家法故雍容。
南去河千顷,馀惟酒一钟。
更谁哀老子,令得放疏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