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王廷老和张十七九日见寄二首·其一》
《次韵王廷老和张十七九日见寄二首·其一》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霜叶投空雀啅篱,上楼筋力强扶持。

对花把酒未甘老,膏面染须聊自欺。

无事亦知君好饮,多才终恐世相縻。

请看平日衔杯口,会有金椎为控颐。

(0)
注释
霜叶:指秋天的落叶。
投:落下。
雀啅:鸟儿啄食。
篱:篱笆。
筋力:体力。
扶持:支撑。
对花:对着花。
膏面:脂粉。
染须:涂在胡须上。
聊自欺:姑且欺骗自己。
无事:闲暇时。
好饮:喜好饮酒。
多才:才华横溢。
世相縻:被世俗牵累。
平日:平时。
衔杯口:举杯的样子。
金椎:金槌。
控颐:敲打下巴。
翻译
霜叶飘落,鸟儿啄食篱笆,我勉强登上楼阁。
面对花朵饮酒,还不愿承认自己老去,用脂粉掩饰胡须,自我安慰。
即使无事,我也深知你喜好饮酒,才华出众却担心会被世俗牵累。
平常你举杯畅饮的模样,谁能想到有一天会有人用金槌敲打你的下巴。
鉴赏

这是一首由北宋文学家苏轼所作的诗歌,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友情和饮酒文化的深厚感情。诗中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出诗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

"霜叶投空雀啅篱,上楼筋力强扶持",这里描绘了一幅秋末或冬初的景象,霜叶纷飞,如同鸟儿在篱笆间穿梭。诗人上楼时,那种需要用力扶持的场景,不仅形象地表达了季节的转换,也反映出诗人的坚韧不拔和对生活的热爱。

"对花把酒未甘老,膏面染须聊自欺",诗人在花前举杯畅饮,虽然年岁已高,但仍旧保持着青春的激情和活力。用膏药去除面部的白发,只是为了暂时掩饰时间给予的痕迹,这里透露出诗人对生命的无常和自我安慰的情怀。

"无事亦知君好饮,多才终恐世相縻",诗人对友人的了解不仅限于其文学才华,更在于对其生活态度的认同。即便是无所事事时,也能感受到朋友对于饮酒的热爱和生活的执着。这也隐含了诗人自己对世俗羁绊的担忧。

"请看平日衔杯口,会有金椎为控颐",这里描写的是诗人与友人的欢聚时光,平日里经常举杯畅饮的情景。金椎即是古代用来调酒的工具,诗中提到它,不仅强化了对饮酒文化的描述,也让读者感受到那种在美好生活中的从容与享受。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苏轼对友情和生活态度的珍视,更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传递出了一种超越世俗羁绊、追求精神自由的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无题八首·其一

未见思量乍见羞,烛前低颈暗回眸。

难藏靥晕依微笑,已露眉湾黯澹愁。

把酒预悲三月别,著衣难慰五更留。

心知坐绣垂帘处,每过楼前一举头。

(0)

题巾赠别·其二

持觞何日觑横波。

情知此别三年远,欲乞题书半幅罗。

(0)

沈郎索赠·其一

琴理幽玄奕旨微,风流多艺沈元机。

红裈锦带清言去,散髻斜簪薄醉归。

石黛妾教呵冻笔,金彄婢与瀹春旗。

歌儿度亲裁尽曲,按到关情色已飞。

(0)

问答词阿姚·其十一

知暗恼说是多情,情到多时处处轻。

幸我生平颇情寡,陡然迷惑为卿卿。

(0)

即事十首·其十

崖蜜含桃易得尝,玉人性格费猜量。

初逢薄怒偏娇倩,暂露微颦已讳藏。

飞燕风情疑近远,惊鸿神彩乍阴阳。

关心正此堪研赏,似较横陈味颇长。

(0)

即事十首·其八

婺姊无端住隔河,近来青鸟半传讹。

狂词撰出风闻远,艳质行来耳目多。

聊以阔疏知郑重,悔因详慎得蹉跎。

秋清更忆人如画,可奈愁黏病缚何。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崔子向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