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山巍不倚,中裂势难图。
始铸阴阳锯,谁开造化炉。
藤摇疑落屑,树折若分符。
漏出飞泉影,长垂一带孤。
苍山巍不倚,中裂势难图。
始铸阴阳锯,谁开造化炉。
藤摇疑落屑,树折若分符。
漏出飞泉影,长垂一带孤。
这首诗描绘了南明山宝相寺附近的锯解峰,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诗人通过“苍山巍不倚,中裂势难图”两句,开篇即以雄伟的山峰起笔,暗示了自然界的壮丽与不可抗拒的力量。接下来,“始铸阴阳锯,谁开造化炉”两句,巧妙地将自然界中的裂山现象与神话传说中的炼金术联系起来,赋予了这一自然景观以超凡脱俗的神秘色彩。
“藤摇疑落屑,树折若分符”则进一步描绘了锯解峰周围的植被,藤蔓在风中摇曳,仿佛是落下细碎的屑末;树木的断裂,如同古代的符文被撕裂,充满了动态与象征意义。这种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动景象,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最后,“漏出飞泉影,长垂一带孤”两句,将视线转向了山峰间流淌的飞泉,泉水的倒影在阳光下闪烁,如同一条孤独的带子,连接着天地之间。这不仅是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观图,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孤独与宁静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锯解峰及其周围环境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宋代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审美和深刻理解,同时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
海上断鳌足,覆压九州外。
伟哉造化力,杰起瓯越会。
元气相磅礴,蟺蜒百里内。
无诸昔开国,其势自雄大。
一夫可当关,峻阻兹云最。
严冬崖谷闭,凛冽冰霜载。
木杪过飞泉,偪侧崩石碍。
山魈避白日,野鼠吟晨籁。
耸身已层岭,仆马苦疲惫。
回视极苍茫,杉青乱烟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