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浦晴云作水流,鸳鸯哺雏花满头。
沙堤十里寒溘溘,湘娥踏浆摇春愁。
菖蒲叶齐宝刀绿,佩鱼双剪琪花玉。
酸风吹雨不见人,一夜啼痕绣丛竹。
江浦晴云作水流,鸳鸯哺雏花满头。
沙堤十里寒溘溘,湘娥踏浆摇春愁。
菖蒲叶齐宝刀绿,佩鱼双剪琪花玉。
酸风吹雨不见人,一夜啼痕绣丛竹。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江南弄》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画面。首句“江浦晴云作水流”以生动的比喻,将晴朗天空下的江面比作流动的白云,展现出江水的清澈与动态美。次句“鸳鸯哺雏花满头”,通过鸳鸯夫妇共同喂养雏鸟的温馨场景,点缀着繁花盛开的背景,富有生机和情感。
接下来,“沙堤十里寒溘溘”描绘了长长的沙堤上,寒风轻轻吹过,带给人一丝凉意。“湘娥踏浆摇春愁”则借用了湘水女神的传说,暗示春天的到来伴随着淡淡的哀愁,仿佛湘娥踩着浆船在湖面摇曳,传递出一种幽怨的情绪。
“菖蒲叶齐宝刀绿,佩鱼双剪琪花玉”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菖蒲叶如宝刀般碧绿,佩鱼剪裁出如玉的花朵,形象地描绘了自然之美,同时也暗含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怀旧之情。
最后,“酸风吹雨不见人,一夜啼痕绣丛竹”以凄清的意境收尾,酸风带着细雨,使得景色更加朦胧,而无人可见,只有竹丛中留下了一夜的啼痕,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相思和孤独。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的景致,融入了诗人的情感,既有自然之美,又寓含深沉的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