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水何悠悠,鲤鲂何筛筛。
临川无芳饵,叹息将奚为。
昔人思钓国,凌霞搆重基。
风云有消歇,池馆遂堙夷。
我行偶见此,踯躅心为悲。
旷士怀鹊起,霞举当有期。
不能唼蘋藻,泛泛随凫鹥。
湖水何悠悠,鲤鲂何筛筛。
临川无芳饵,叹息将奚为。
昔人思钓国,凌霞搆重基。
风云有消歇,池馆遂堙夷。
我行偶见此,踯躅心为悲。
旷士怀鹊起,霞举当有期。
不能唼蘋藻,泛泛随凫鹥。
这首明代黎民表的《天湖亭》描绘了湖水的悠远与鱼儿的灵动,以自然景象引发对历史变迁的感慨。首句“湖水何悠悠”以湖水的深邃和广阔象征时间的流逝,次句“鲤鲂何筛筛”则通过鱼儿的跃动,暗示生命的活力。然而,“临川无芳饵”暗指世事无常,缺少美好的机遇,诗人不禁发出“叹息将奚为”的疑问。
接下来,诗人借古人垂钓的典故,表达了对理想和抱负的追求,以及对盛世不再的惋惜。“昔人思钓国,凌霞搆重基”描绘了昔日人们期望建立伟业的壮志。然而,“风云有消歇,池馆遂堙夷”揭示了历史的沧桑,昔日辉煌已成遗迹。
诗人面对此景,内心充满悲凉,“我行偶见此,踯躅心为悲”。他期待着旷达之士的崛起,相信未来会有转机:“旷士怀鹊起,霞举当有期。”然而,他也明白自己无法投身其中,只能“不能唼蘋藻,泛泛随凫鹥”,随波逐流,表达出一种无奈和超脱。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情感丰富,既有对历史的沉思,又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展现了黎民表独特的文学风格。
日出东南隅,照我西北楼。
楼上有好女,自名秦罗敷。
罗敷贵家子,足不踰门枢。
性颇喜蚕作,采桑南陌头。
上枝结笼系,下枝挂笼钩。
堕髻何缭绕,颜色以敷愉。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故绸缪。
少年见罗敷,袒裼出臂韝。
樵者忘其薪,刍者忘其刍。
来归但怨怒,且复坐斯须。
使君自南来,驻我五马车。
遣吏前致问,为是谁家姝。
罗敷小家女,秦氏有高楼。
西邻焦仲卿,兰芝对道隅。
罗敷年几何,十五为人妇。
嫁复一年馀,力桑以作苦。
孰与使君俱,使君复为谁。
蚕桑所自娱,小吏无所畏。使君一何迂。
罗敷他人妇,使君他人夫。
东方千馀骑,夫婿在上头。
左右三河长,负弩为先驱。
何用识夫婿,飞盖随高车。
象牙为车轸,桂树为轮舆。
白马为上襄,两骖皆骊驹。
青丝为马靷,黄金为辔头。
腰中千金剑,自名为鹿卢。
起家府小吏,拜为朝大夫。
稍迁郡太守,出入专城居。
月朔朝京师,观者盈路衢。
为人既白晰,鬑鬑有髭须。
四十尚不足,三十尚有馀。
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陌上桑》【明·李攀龙】日出东南隅,照我西北楼。楼上有好女,自名秦罗敷。罗敷贵家子,足不踰门枢。性颇喜蚕作,采桑南陌头。上枝结笼系,下枝挂笼钩。堕髻何缭绕,颜色以敷愉。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故绸缪。少年见罗敷,袒裼出臂韝。樵者忘其薪,刍者忘其刍。来归但怨怒,且复坐斯须。使君自南来,驻我五马车。遣吏前致问,为是谁家姝。罗敷小家女,秦氏有高楼。西邻焦仲卿,兰芝对道隅。罗敷年几何,十五为人妇。嫁复一年馀,力桑以作苦。孰与使君俱,使君复为谁。蚕桑所自娱,小吏无所畏。使君一何迂。罗敷他人妇,使君他人夫。东方千馀骑,夫婿在上头。左右三河长,负弩为先驱。何用识夫婿,飞盖随高车。象牙为车轸,桂树为轮舆。白马为上襄,两骖皆骊驹。青丝为马靷,黄金为辔头。腰中千金剑,自名为鹿卢。起家府小吏,拜为朝大夫。稍迁郡太守,出入专城居。月朔朝京师,观者盈路衢。为人既白晰,鬑鬑有髭须。四十尚不足,三十尚有馀。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https://shici.929r.com/shici/sfEY45wGR.html
邺台衡漳湄,太行何间之。
东西共雨雪,当春复凄其。
纷然皓盈目,宁不兴汝思。
北堂汝亲老,况汝两娇儿。
重轻俱在心,应念寒与饥。
汝父尚行迈,驱马远相随。
野水亦有波,独树亦有枝。
慎勿虚盛年,人生须有为。
广云自广阴,片雨惟片滋。
绿发稍变白,临镜悔已迟。
此言告汝兄,使汝弟兄知。
谁能箕裘业,慰我桑榆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