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仕愧无补,甘让桑孔尊。
归卧青林下,犹然蒙国恩。
有田可种秫,有室可避喧。
问余家何所,家住商陈村。
村南绕溪浦,屋后榆柳蕃。
莫帆急归鸟,朝日满平原。
鼓腹循皋陇,看云池上轩。
人传有兵燹,焚劫痛烦冤。
门巷走狐兔,墟里多游魂。
老人竟高卧,何必寻桃源。
愿乞甘棠枝,和月种田园。
旷仕愧无补,甘让桑孔尊。
归卧青林下,犹然蒙国恩。
有田可种秫,有室可避喧。
问余家何所,家住商陈村。
村南绕溪浦,屋后榆柳蕃。
莫帆急归鸟,朝日满平原。
鼓腹循皋陇,看云池上轩。
人传有兵燹,焚劫痛烦冤。
门巷走狐兔,墟里多游魂。
老人竟高卧,何必寻桃源。
愿乞甘棠枝,和月种田园。
这首元代诗人郁遵的《至正庚辛唱和诗得魂字》描绘了一幅隐逸与现实交织的画面。诗中既有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满足,也流露出对战乱带来的痛苦与哀伤的深切感受。
首句“旷仕愧无补,甘让桑孔尊”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涯的反省与自责,甘愿退让,让位给更有能力的人,反映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接着,“归卧青林下,犹然蒙国恩”则展现了诗人回归自然、享受清闲生活的情景,同时不忘国家的恩惠,体现了对国家的感恩之情。
“有田可种秫,有室可避喧”进一步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诗人在这里找到了心灵的栖息地。“问余家何所,家住商陈村”以质朴的语言,道出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情,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的几句“村南绕溪浦,屋后榆柳蕃。莫帆急归鸟,朝日满平原”,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乡村的美丽与生机,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莫帆急归鸟,朝日满平原”一句,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鼓腹循皋陇,看云池上轩”描绘了诗人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他沿着田野漫步,欣赏着云彩在池塘上的倒影,享受着内心的平静与满足。“人传有兵燹,焚劫痛烦冤”则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人民饱受战争之苦,诗人对此深感痛心。
最后,“门巷走狐兔,墟里多游魂”描述了战乱后的荒凉景象,人们流离失所,家园破败,充满了悲凉与无奈。“老人竟高卧,何必寻桃源”表达了诗人对老一辈安于现状、不求改变的态度的反思,同时也流露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愿乞甘棠枝,和月种田园”则是诗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希望能在和平的环境中,与自然和谐共处,过上宁静而充实的生活。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复杂而细腻的情感世界。
曾读茶经如读律,一物不备茶不出。
未论煮瀹应节度,第一收藏在坚密。
摘鲜封裹须焙芳,湿蒸为寇防侵疆。
朝屯暮蒙要微火,九转温养如丹房。
育王老慧老茶事,新授秘诀乃如此。
几番惠我先春芽,朅来细问茶何似。
我初谓师茶绝奇,十日之后如饮糜。
颇疑缁俗果异撰,良苦辄为居所移。
吾言未终师绝叫,为茶传法恨不早。
绮疏应合有司存,料理如前毋草草。
对师大笑面欲靴,三年宰相食无鲑。
长须赤脚供井臼,荒寒政类山人家。
扊扅炊尽瓶笙吼,何曾敲雪春云走。
不如时扣赵州门,侍者可人长摸首。
《育王老禅屡惠佳茗比又携日铸为饷因言久则味失师授以焙藏之法必有以专之笑谓非力所及谩成拙语解嘲录以为谢》【宋·郑清之】曾读茶经如读律,一物不备茶不出。未论煮瀹应节度,第一收藏在坚密。摘鲜封裹须焙芳,湿蒸为寇防侵疆。朝屯暮蒙要微火,九转温养如丹房。育王老慧老茶事,新授秘诀乃如此。几番惠我先春芽,朅来细问茶何似。我初谓师茶绝奇,十日之后如饮糜。颇疑缁俗果异撰,良苦辄为居所移。吾言未终师绝叫,为茶传法恨不早。绮疏应合有司存,料理如前毋草草。对师大笑面欲靴,三年宰相食无鲑。长须赤脚供井臼,荒寒政类山人家。扊扅炊尽瓶笙吼,何曾敲雪春云走。不如时扣赵州门,侍者可人长摸首。
https://shici.929r.com/shici/Z6BYQN6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