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元夕午门观灯应制·其十》
《元夕午门观灯应制·其十》全文
明 / 金幼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天阶雪后净氛埃,月上龙楼宝仗开。

尽道圣恩深似海,观灯都向午门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元宵节午门观灯的盛况,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节日的热闹与皇家的威仪。

首句“天阶雪后净氛埃”,以雪后的清冷景象为背景,营造出一种纯净而宁静的氛围,预示着节日的庄严与神圣。雪后的天阶,一尘不染,仿佛洗净了所有的尘埃,为接下来的庆典铺设了一个干净、祥和的环境。

次句“月上龙楼宝仗开”,将视线转向夜晚的天空,月亮缓缓升起,照亮了龙楼(皇宫建筑)之上,同时宝仗(象征皇权的仪仗)也在此时开启,预示着皇帝即将出现,整个场景充满了庄重与神秘的气息。

第三句“尽道圣恩深似海”,直接表达了人们对皇帝恩德的感激之情。这里的“圣恩”不仅指物质上的赐予,更是精神上的庇护与恩泽,如同深邃的大海一般广阔无垠,让人感受到皇家的仁慈与宽厚。

最后一句“观灯都向午门来”,点明了观灯活动的地点——午门。午门作为皇宫的重要入口,聚集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民众,共同欣赏灯火辉煌的壮观景象。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观灯的人潮涌动,更体现了节日中人们欢聚一堂、共享欢乐的场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明朝元宵节午门观灯的盛大场面,以及人们对于皇家恩典的深切感激之情,既体现了节日的喜庆与热闹,又蕴含了对皇权的敬畏与颂扬。

作者介绍
金幼孜

金幼孜
朝代:明

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县(今新干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进呈《春秋要旨》三卷。永乐五年(1407),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1414)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明宣宗时,修两朝实录。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卒,年六十四,赠少保,谥文靖。著有《北征录》及《后北征录
猜你喜欢

胆瓶

折取三花归,琉璃贮春碧。

三十六峰云,昼绕维摩室。

(0)

一鹤复一琴,翛然成太古。

朝来岳麓僧,寄我潇湘谱。

(0)

同赵使君雨中登大云绝顶夜饮见一楼题

缥缈危梯望目萦,微茫秋色半江城。

苍龙掣电千禾立,白鸟栖烟万树明。

北浦鱼竿誇旧涨,西郊农锸快新成。

携壶不尽追游思,剪烛虚堂听夜鸣。

(0)

喻邦相过瀫上余以病疡床褥不能出晤寄讯此章

一病衡门罢草玄,归鸿长盼瀫江瀍。

那知叔夜风前驾,真作王猷雪后船。

五亩蒿莱元独乐,双溪桃李尚争妍。

飞龙自古多乖隔,怅望河梁白日悬。

(0)

寄邓远游远游书来云新搆书楼高矗云汉索余一律纪之

闻尔为楼近郁蓝,晴川历历豫章南。

当檐河汉三千尺,绕架云霞八百函。

径压蓬蒿同蒋诩,阶藏兰菊类罗含。

书成白马深相忆,不得南皮竟夜谈。

(0)

寄何转运

严城平楚正苍然,突兀高牙大海悬。

三辅云霞双阙底,九河冰雪万家前。

公车竹箭同登日,宦邸梅花独赋年。

漫说鱼盐留滞久,家声八座在甘泉。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