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经岩下朔风寒,青子才成已带酸。
正味不谐时俗口,未经沾舌已眉攒。
惯经岩下朔风寒,青子才成已带酸。
正味不谐时俗口,未经沾舌已眉攒。
这首诗名为《梅实》,是明代诗人龚诩所作。诗中通过描绘梅子在严寒岩石下生长的情景,展现了其坚韧的品质。"惯经岩下朔风寒",形象地刻画了梅树在恶劣环境中的生存状态,体现出梅子的耐寒特性。接着,"青子才成已带酸",描述了梅子未成熟时就带有酸涩,暗示其独特的风味和未经雕琢的本真。
诗人进一步强调梅子的"正味",即其天然的酸味,与世俗口味可能不合,"不谐时俗口",暗指梅子的独特个性难以被大众轻易接受。然而,即使未经品尝,人们已经能从想象中感受到它的滋味,"未经沾舌已眉攒",这句描绘出人们对梅子的好奇和期待,甚至仅仅是想象也能引起眉头紧锁的反应,足见其风味之独特。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梅子为载体,寓言式的表达了诗人对个性坚守和独特品味的赞赏,以及对不随波逐流的生活态度的认同。
日日愁生,赖有此、枕中之夜。
我梦见、大千境界,无非假者。
花月春江堪舞蝶,烟波瀚海能骑马。
尽神游、万里姿逍遥,阆风野。邯郸道,何潇洒。
阳台下,何妖冶。但逢场作戏,机心都化。
乌有先生相对好,亡何乡里归休罢。
奈一声、鸡唱又天明,愁来也。
铸错难成,空赢得、头颅如许。
君不见、此中有鬼,英雄无主。
世事梦回关塞月,文章泪尽潇湘雨。
叹茫茫、宇宙此身多,无归处。山岩里,聊容与。
竹林下,方延伫。但看他白眼,科头箕踞。
背后好遮王导扇,手中只少渔阳鼓。
携一杯、自祝画图前,魂相语。
我贫无储粟,我稼早已萎。
朝夕惧不充,矧此岁月滋。
朝饮南涧泉,暮采北山藜。
苟焉免饥渴,庶无罹崄巇。
西里有高门,连囷积如茨。
露溢到鸡犬,烹炰穷岁时。
乃知凶旱年,徒为志士饥。
雨窗闲话,叹浮生何必,是今非昨。几遍青山酬对好,依旧黛眉当阁。洒道轮香,润花杯满,不似前秋恶。绣帘才卷,一楼空翠回薄。
拟泛烟中片叶,但两湖佳处,任风吹泊。山水清音听未了,隐岸玉筝金索。头上催诗,枕边滴梦,谩惜瑶卮落。相看不厌,两高天际孤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