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钵焚钞去,瞻云倚棹歌。
离乡吴语变,入咏楚骚多。
五老峰头瀑,三江雪后波。?衣棕笠子,袖手看嵯峨。
洗钵焚钞去,瞻云倚棹歌。
离乡吴语变,入咏楚骚多。
五老峰头瀑,三江雪后波。?衣棕笠子,袖手看嵯峨。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归乡的场景,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首联“洗钵焚钞去,瞻云倚棹歌”生动地展现了送行者与被送者分别时的仪式感,通过“洗钵”、“焚钞”等佛教仪式,以及“瞻云倚棹歌”的动作,营造出一种庄重而深情的氛围。颔联“离乡吴语变,入咏楚骚多”则巧妙地运用了地域文化差异的对比,通过“吴语变”和“楚骚多”,暗示了友人归乡后将融入故乡的文化氛围,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文学才华的赞赏。
颈联“五老峰头瀑,三江雪后波”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五老峰的瀑布与三江雪后的波浪,既展现了壮丽的自然风光,也寓意着人生的起伏和变化。尾联“?衣棕笠子,袖手看嵯峨”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送行者在别后独自面对的景象,穿着棕衣戴着棕笠,袖手旁观,仿佛是对友人离去后的孤独与思念的写照,同时也表现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敬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送别场景中的情感与自然景色的融合,既有对友情的深切怀念,也有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深刻的情感体验。
太白楼上秋风寒,采石矶下波连山。
长康不作僧繇死,何人攫弄秋毫端。
力挽万牛啸两虎,袒衣跋扈青冥间。
四壁四山拔地起,直从十指生烟峦。
峨眉匡庐两对峙,西华东岱同跻攀。
巨灵夸娥日月走,坤位乾窦神鬼盘。
屋角雷雨势飞动,墙根涧壑声潺湲。
牛渚白沙如蚁垤,天光破碎沧溟宽。
蓝陈萧恽称大手,前追董巨凌荆关。
尺木老人更奇绝,身驾大海骑虬鸾。
秋来放眼忘远涉,凭陵万里开心颜。
寺径蒙蒙松杉雨,芦花漠漠鼋鼍滩。
顾盼无人相娱赏,高呼太白骑鲸还。
皇帝在位阅七载,九州四海歌太平。
乌弋黄皮禀汉朔,旅獒越雉来周京。
安南君长处炎徼,北面久已输忠诚。
前年玺书予封爵,吾宗学士立阉曾南征。
归来陈风对宣室,为言此地无兵争。
鹦鹉鱼游浪泊水,庵罗果熟安阳城。
今年羽书忽驰至,族类不合仇相倾。
蛮王更制略下邑,都尉倔强投昆明。
凭陵三郡势莫敌,女无缲茧男无耕。
触蛮之斗岂足计,只怜蹂躏忧苍生。
相如谕蜀有往事,诏旨特简才臣行。
职方亭亭起三楚,须眉如戟双曈晶。
昔年执法昆弥道,近襄九伐尤峥嵘。
大臣推毂立召见,至尊御殿亲书名。
天语殷勤劳《四牡》,一时饯送来公卿。
双旌翘翘出北阙,八座赫赫过南荆。
乘秋直入交州郡,雕题负弩遥相迎。
凭君片言谕大义,调和二氏无佳兵。
功成上书报天子,不用京观封长鲸。
伏波铜柱邈千岁,壮哉尔与同英声。
呜呼男儿万里远游志亦足,不尔蜗庐局蹜虚吾生!
《送杨鄂州职方使安南》【明·程可则】皇帝在位阅七载,九州四海歌太平。乌弋黄皮禀汉朔,旅獒越雉来周京。安南君长处炎徼,北面久已输忠诚。前年玺书予封爵,吾宗学士立阉曾南征。归来陈风对宣室,为言此地无兵争。鹦鹉鱼游浪泊水,庵罗果熟安阳城。今年羽书忽驰至,族类不合仇相倾。蛮王更制略下邑,都尉倔强投昆明。凭陵三郡势莫敌,女无缲茧男无耕。触蛮之斗岂足计,只怜蹂躏忧苍生。相如谕蜀有往事,诏旨特简才臣行。职方亭亭起三楚,须眉如戟双曈晶。昔年执法昆弥道,近襄九伐尤峥嵘。大臣推毂立召见,至尊御殿亲书名。天语殷勤劳《四牡》,一时饯送来公卿。双旌翘翘出北阙,八座赫赫过南荆。乘秋直入交州郡,雕题负弩遥相迎。凭君片言谕大义,调和二氏无佳兵。功成上书报天子,不用京观封长鲸。伏波铜柱邈千岁,壮哉尔与同英声。呜呼男儿万里远游志亦足,不尔蜗庐局蹜虚吾生!
https://shici.929r.com/shici/Pf1ix5.html
六年束吏舍,所向困局迫。
出郊兹晨始,豁若樊笼释。
望山怀故栖,遵途感新陌。
回首魏阙高,尘沙黯将夕。
微躯堕世罟,拮据事行役。
岂无四方志,悲与亲爱隔。
旷寂均苦乐,浮生安所择。
起灭情无端,沉思莫能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