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寒食愁中了。渐觉春风少。小莺遮莫咒春风。
难得一春将息病愁中。幽阶过雨鸳痕在。
钿约因谁改。不提前事不关愁。
只恨夕阳如水背花流。
清明寒食愁中了。渐觉春风少。小莺遮莫咒春风。
难得一春将息病愁中。幽阶过雨鸳痕在。
钿约因谁改。不提前事不关愁。
只恨夕阳如水背花流。
这首《虞美人》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程颂万所作,以清明寒食时节为背景,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愁绪。首句“清明寒食愁中了”,描绘出词人在清明扫墓时,寒食节的凄凉氛围加深了他的哀愁。接着,“渐觉春风少”暗示春天的气息正在消逝,加重了词人心中的失落感。
“小莺遮莫咒春风”一句,通过小莺的鸣叫来反衬春风的稀疏,进一步渲染了词人对春光易逝的感慨。“难得一春将息病愁中”则揭示了词人自身身体状况不佳,更增添了愁绪的沉重。
下片“幽阶过雨鸳痕在”描绘了雨后台阶上鸳鸯的印记,象征着过去的美好记忆,然而“钿约因谁改”暗示了这些回忆可能已经因为某些变故而改变,让词人感到心痛。“不提前事不关愁”表明他不愿去追忆往事,因为那只会带来更深的愁绪。
最后,“只恨夕阳如水背花流”以夕阳比喻时光流逝,如同流水般无法挽留,而花儿随水漂流,形象地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无情流逝和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与哀愁。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词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变迁的深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