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白鹤高飞去,香蕊空留顶上沙。
逸复有姿真欲艳,绝非无骨莫生嗟。
种将小径侵榴火,传入朱门僭杏花。
更有幽深难采摘,春衫拂蝶过西家。
山中白鹤高飞去,香蕊空留顶上沙。
逸复有姿真欲艳,绝非无骨莫生嗟。
种将小径侵榴火,传入朱门僭杏花。
更有幽深难采摘,春衫拂蝶过西家。
这首《鹤顶花》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何巩道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鹤顶花的独特魅力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之美。
首句“山中白鹤高飞去”,以鹤的高飞引出鹤顶花的生长环境——山林之中,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鹤的离去,仿佛为这花增添了一丝孤独与神秘,同时也暗示着花的独立与坚韧。
“香蕊空留顶上沙”一句,点出了鹤顶花的形态特征——花蕊位于顶部,周围环绕着沙粒,形象地描绘了花朵在自然中的状态,既展现了其独特的生长环境,也暗示了花的生命力与自然界的互动。
“逸复有姿真欲艳,绝非无骨莫生嗟。”这两句进一步赞美了鹤顶花的美丽与坚韧。花虽不艳丽夺目,却有着独特的风姿,其生命力顽强,不畏艰难,展现出一种内在的美与力量。
“种将小径侵榴火,传入朱门僭杏花。”这里通过对比,强调了鹤顶花的生长范围与影响力。它不仅点缀于山间小径,还可能被引入富贵人家的庭院,与榴火、杏花等名花并列,显示了其非凡的地位与价值。
最后,“更有幽深难采摘,春衫拂蝶过西家。”这一句描绘了鹤顶花的难以触及与神秘感,以及春天里蝴蝶轻盈地飞过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花的美丽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整体而言,《鹤顶花》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鹤顶花的独特魅力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生命力的颂扬。
赖简池台两蜀誇,东溪别是一仙家。
令人却忆康王谷,坐看珠帘溅雨花。
有幻色身同一煮,谁振杨枝洒甘雨。
一息不御百虐随,邪正交差穷脉缕。
昔人有术我得早,自约初到必与语。
日来静坐不能遣,痞嗌忽作河豚怒。
腹肠迤逦吼雷霆,呕哑缤纷杂珠雾。
吾僚恩勤漫驰告,果为新留陈辄去。
君臣辨正参苦良,物物经营本农祖。
一杯狼籍走三彭,再啜逡巡失魔女。
恍疑身在清凉国,无异金堂逢石乳。
便当窜入经验法,何用忉忉增补注。
多惭世语必见临,不会作客劳烦主。
昨夜雪深疑有雨,五更还作扫云风。
我于此地虽无责,伤时失事心则同。
起来怅望一吁歔,又觉烈日侵阶红。
隔墙鼓吹去何许,入户哀怨号无踪。
寻花恋蕊尔自乐,啼夫哭子情无穷。
平生感慨垂老别,异时独与新丰翁。
迩来眼力不解事,彷佛推堕此境中。
天公岂肯违一物,尔且莫叹杼柚空。
无心致祷祷必应,会见一雨半年丰。
天意分明人意开,便闻歌管上春台。
绿堤风暖投衫袖,红槛花光落酒杯。
云结阴容俄散去,蝶惊晴影旋飞来。
芳菲犹在无多日,倚取韶光作醉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