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吹日夜,千里旱沙黄。
马急知缰促,人疲觉路长。
安心犹有法,医懒却无方。
何不遂长往,淹淹名利场。
西风吹日夜,千里旱沙黄。
马急知缰促,人疲觉路长。
安心犹有法,医懒却无方。
何不遂长往,淹淹名利场。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徐州道中的所见所感,以自然景象与个人心境交织,展现了对名利场的厌倦与向往自由的心态。
首联“西风吹日夜,千里旱沙黄”以“西风”、“日夜”、“千里”、“旱沙黄”等词描绘出一幅辽阔荒凉的景象,西风呼啸,日夜交替,千里干旱的沙漠一片金黄,营造出一种苍茫壮阔的氛围。
颔联“马急知缰促,人疲觉路长”则转而描写行旅之人的状态。马匹在急促奔跑中感受到缰绳的紧迫,人则在疲惫中感到路程的漫长。这两句通过动物与人的对比,形象地表现了旅途的艰辛与劳顿。
颈联“安心犹有法,医懒却无方”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的平静与安宁的追求。即使在艰难的旅途中,也应有方法保持心灵的宁静;然而,面对懒惰与拖延,却似乎找不到解决之道。这里既有对自我修养的反思,也有对生活态度的探讨。
尾联“何不遂长往,淹淹名利场”则是诗人对当前生活的反思与渴望。他提出疑问:“为何不选择长久地远离这充满名利的尘嚣之地?”表达了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对名利场的厌倦之情溢于言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反思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具有较强的情感共鸣力和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