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我乖离果孰亲,色空捏合本非真。
金狨马上惭穷相,玉镜台中识幻人。
南北宗禅皆具眼,东西施貌各含颦。
眉间一点元无喜,颊上三毛岂有神。
物我乖离果孰亲,色空捏合本非真。
金狨马上惭穷相,玉镜台中识幻人。
南北宗禅皆具眼,东西施貌各含颦。
眉间一点元无喜,颊上三毛岂有神。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世事无常和物我关系的深刻感悟。首句“物我乖离果孰亲”表达了物质世界与自我的疏离,物质世界并非真实可靠。“色空捏合本非真”进一步强调了这一点,世间万象皆为空幻之物。
接下来的两句“金狨马上惭穷相,玉镜台中识幻人”描绘了一种对比场景。金狮子通常象征着权力与威严,但在这里却显得贫穷无力;而玉镜中所映现的则是通晓世间幻象的人物形象。这两句通过对比,指出了表面华丽之下可能隐藏的真实状况。
“南北宗禅皆具眼,东西施貌各含颦”这两句诗展示了诗人对于佛教禅宗的理解,无论是南宗还是北宗,都具有洞察世间本质的智慧。东方西方,不同的面貌背后都隐藏着深思与忧虑。
最后两句“眉间一点元无喜,颊上三毛岂有神”则表达了一种超脱的情怀。诗人通过对眉间一点和颊上的三根白发的描写,表现了对于世俗欢乐的淡然,以及对生命流逝的洞察。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深刻,通过对比与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物质世界以及精神追求的独到见解。
从禽非吾乐,不好云梦田。
岁暮登城望,偏令乡思悬。
公卿有几几,车骑何翩翩。
世禄金张贵,官曹幕府贤。
顺时行杀气,飞刃争割鲜。
十里届宾馆,征声匝妓筵。
高标回落日,平楚散芳烟。
何意狂歌客,从公亦在旃。
仙穴逢羽人,停舻向前拜。
②问余涉风水,何处远行迈?
③登陆寻天台,顺流下吴会。
兹山夙所尚,安得闻灵怪。
④上逼青天高,俯临沧海大。
⑤鸡鸣见日出,每与仙人会。
⑥来去赤城中,逍遥白云外。
莓苔异人间,瀑布当空界。
⑦福庭长不死,华顶旧称最。
⑧永愿从之游,何当济所届。
⑨
八解禅林秀,三明给苑才。
地偏香界远,心净水亭开。
傍险山查立,寻幽石迳回。
瑞花长自下,灵药岂须栽。
碧网交红树,清泉尽绿苔。
戏鱼闻法聚,闲鸟诵经来。
弃象玄应悟,忘言理必该。
静中何所得,吟咏也徒哉。
谓余独迷方,逢子亦在野。
结交指松柏,问法寻兰若。
小溪劣容舟,怪石屡惊马。
②所居最幽绝,所住皆静者。
密筱夹路傍,清泉流舍下。
③上人亦何闻,尘念俱已舍。
四禅合真如,一切是虚假。
④愿承甘露润,喜得惠风洒。
依止此山门,谁能效丘也。
⑤
尝读高士传,最嘉陶徵君。
②日耽田园趣,自谓羲皇人。
③余复何为者,栖栖徒问津。
中年废丘壑,上国旅风尘。
④忠欲事明主,孝思侍老亲。
归来当炎夏,耕稼不及春。
⑤扇枕北窗下,采芝南涧滨。
因声谢同列,吾慕颍阳真。
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