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阜棱层下坎平,望中银汉觉虚明。
当窗不辨青松色,近水惟闻折竹声。
无数鸥群眠浅渚,一行雁字迹高城。
吟窝此景须增价,纸帐围屏分外清。
高阜棱层下坎平,望中银汉觉虚明。
当窗不辨青松色,近水惟闻折竹声。
无数鸥群眠浅渚,一行雁字迹高城。
吟窝此景须增价,纸帐围屏分外清。
这首明代诗人童轩的《次韵翰林周尧佐先生咏雪禁体(其三)》描绘了一幅冬日静谧而清冷的画面。首句“高阜棱层下坎平”,写出了雪后高地起伏的景象,地面被雪覆盖,显得平坦而宁静。接着,“望中银汉觉虚明”以银河比喻雪后的天空,明亮而清澈,给人空旷之感。
“当窗不辨青松色,近水惟闻折竹声”两句,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对比,进一步渲染了雪后的寂静。窗外的青松在雪中颜色难以分辨,只有近处的竹子在风中折断的声音清晰可闻,动静结合,更显冬日的寂寥。
“无数鸥群眠浅渚,一行雁字迹高城”描绘了水边鸥鸟憩息和空中大雁南飞的景象,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示着季节的变换和时光的流转。
最后,“吟窝此景须增价,纸帐围屏分外清”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赞赏,认为这样的冬日景象足以提升诗歌的价值。诗人身处纸帐之中,四周环境因雪景而显得格外清冷,为吟咏增添了诗意的氛围。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雪后的自然景观,展现了冬日的静美与诗人内心的清寂,富有意境。
方朔金门彦,延陵直指声。
艰难猺峒路,遭际桂林城。
书到知予在,歌长见友情。
离群真历劫,访旧半构兵。
党锢同亡命,髡钳各易名。
故人皆散失,季子得逢迎。
卖药方曾效,从戎计未成。
吴江家总破,闽海国重倾!
癙泣通三载,夷歌尽五更。
葵心终耿耿,蒜发故茎茎。
崖复看猿度,天长羡鸟征。
梦颠江右复,涕洒粤东平。
过岭风全暖,开年日迥明。
朝廷需战伐,吾道愧坚贞!
再著冠裳好,重逢父子惊!
鸡坛皆列宿,麟阁半同盟。
学士今为相,台郎且晋卿。
携孥依北道,给札赋西京。
对酒探阄熟,联吟并马行。
双星随斗出,一雁掠霜鸣。
祗觉生存幸,翻悲死丧轻!
武公尸不返,农父祸谁撄!
白社馀三士,青云仗两兄。
服官怜我拙,招隐鉴君诚!
水忆漓江碧,峰思独秀晴。
躯残舌仍在,粒绝笔能耕。
岁月将诗记,篇章把烛评。
春帆应抚手,唱和送馀生!
《密之与鉴在相依桂水,贻书招予。书怀二十八韵奉答》【清·钱澄之】方朔金门彦,延陵直指声。艰难猺峒路,遭际桂林城。书到知予在,歌长见友情。离群真历劫,访旧半构兵。党锢同亡命,髡钳各易名。故人皆散失,季子得逢迎。卖药方曾效,从戎计未成。吴江家总破,闽海国重倾!癙泣通三载,夷歌尽五更。葵心终耿耿,蒜发故茎茎。崖复看猿度,天长羡鸟征。梦颠江右复,涕洒粤东平。过岭风全暖,开年日迥明。朝廷需战伐,吾道愧坚贞!再著冠裳好,重逢父子惊!鸡坛皆列宿,麟阁半同盟。学士今为相,台郎且晋卿。携孥依北道,给札赋西京。对酒探阄熟,联吟并马行。双星随斗出,一雁掠霜鸣。祗觉生存幸,翻悲死丧轻!武公尸不返,农父祸谁撄!白社馀三士,青云仗两兄。服官怜我拙,招隐鉴君诚!水忆漓江碧,峰思独秀晴。躯残舌仍在,粒绝笔能耕。岁月将诗记,篇章把烛评。春帆应抚手,唱和送馀生!
https://shici.929r.com/shici/e1KD3WR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