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迎江寺》
《迎江寺》全文
清 / 吴妍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寺门依水水依城,帆影钟声向晚清。

一塔淩云如插笔,画江山罢写诗成。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迎江寺的静谧与壮丽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与自然的和谐共存。首句“寺门依水水依城”,巧妙地运用了“依”字,不仅描绘出寺门紧邻水流,水又环绕着城市的情景,还隐含了动态与静态的交织,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生机勃勃的氛围。次句“帆影钟声向晚清”,通过“帆影”与“钟声”的对比,以及“向晚清”这一时间点的设定,进一步渲染了黄昏时分寺庙周围的宁静与祥和,钟声悠扬,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沉淀与时光的流转。

第三句“一塔淩云如插笔”,将塔比作插入云霄的笔,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塔的高度与挺拔,同时也暗示了塔作为文化与智慧的象征,如同文人挥毫泼墨,创作出不朽的艺术作品。这句诗不仅赞美了塔的雄伟,也暗喻了人类文明与自然景观的完美结合。

最后一句“画江山罢写诗成”,巧妙地将前文的描述与艺术创作联系起来,暗示了诗人通过对眼前美景的观察与感悟,完成了心中的诗篇。这里的“画江山”可以理解为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写诗成”则是指通过诗歌的形式,将这份感悟与情感表达出来。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由衷赞叹,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精炼的语言,展现了迎江寺及其周边环境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自然与人文景观融合之美的心灵感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佳作。

作者介绍

吴妍因
朝代:清

江阴贯庄人,光绪十一年生,著名教育家。自幼刻苦勤学,在江阴、苏州等地任小学教员期间,结合教学实践,编纂白话文小学教科书。后任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编辑。后任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国民教育司司长等职。爱好诗词,著有《凤吹诗集》。郭沫若、俞平伯、马叙伦为书题辞。
猜你喜欢

好时光

宝髻偏宜宫样,莲脸嫩,体红香。眉黛不须张敞画,天教入鬓长。

莫倚倾国貌,嫁取个,有情郎。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

(0)

宫词·其七十六

金画香台出露盘,黄龙雕刻绕朱阑。

焚修每遇三元节,天子亲簪白玉冠。

(0)

早春即事

眼重朝眠足,头轻宿醉醒。

阳光满前户,雪水半中庭。

候变随天气,春生逐地形。

北檐梅晚白,东岸柳先青。

葱垄抽羊角,松巢堕鹤翎。

老来诗更拙,吟罢少人听。

(0)

金塘路中

山连楚越复吴秦,蓬梗何年是住身。

黄叶黄花古城路,秋风秋雨别家人。

冰霜想度商于冻,桂玉愁居帝里贫。

十口系心抛不得,每回回首即长颦。

(0)

塞下曲·其四

为报如今都护雄,匈奴且莫下云中。

请书塞北阴山石,愿比燕然车骑功。

(0)

齐歌初入相,燕阵早横功。

欲向桃林下,先过梓树中。

在吴频喘月,奔梦屡惊风。

不用五丁士,如何九折通。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