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条欲挽春光住。嫩绿半含半吐。
捼蓝漱水,轻黄弄色,染就满溪花雾。
十五盈盈楚楚。最销魂、章台初去。多少莺歌燕语。
织春愁、万丝千缕。
愁眉乍展,纤腰学舞,怎禁得、欺烟困雨。
好向妆台共倚,任东风、一帘香絮。
柔条欲挽春光住。嫩绿半含半吐。
捼蓝漱水,轻黄弄色,染就满溪花雾。
十五盈盈楚楚。最销魂、章台初去。多少莺歌燕语。
织春愁、万丝千缕。
愁眉乍展,纤腰学舞,怎禁得、欺烟困雨。
好向妆台共倚,任东风、一帘香絮。
这首清代董元恺的《柳初新·本意》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与女子情怀的词作。词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柳树在春天中的生机盎然,以及一位女子对春光的留恋和情感波动。
"柔条欲挽春光住",开篇即写出柳树柔韧的枝条仿佛想要留住春天的脚步,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对春日时光的不舍。"嫩绿半含半吐",则描绘了柳叶的娇嫩与生机,暗示着春天的娇媚与短暂。
"捼蓝漱水,轻黄弄色,染就满溪花雾",通过色彩的描绘,展现出一片如梦如幻的春景,仿佛是柳树用自己的颜色为溪水增添了诗意。接下来,词人引入了女子的形象,"十五盈盈楚楚",形容她正值青春年华,楚楚动人。
"最销魂、章台初去",章台是古代女子出没的地方,这里暗指女子初次离开,引人遐想。"多少莺歌燕语",以鸟鸣声衬托出春日的热闹与女子心中的纷扰。"织春愁、万丝千缕",将愁绪比作春日的万千柳丝,形象地表达了女子内心的复杂情感。
"愁眉乍展,纤腰学舞",描绘女子因愁绪而蹙眉,又试图借舞蹈排解,但"怎禁得、欺烟困雨",暗示她的愁苦难以抵挡生活中的风雨。最后,词人希望女子能与自己一同倚在妆台前,任凭东风吹动,看着那一帘香絮飘落,似乎在寄托对美好时光的共同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柳树为载体,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女子的内心世界,富有诗意和情感深度。
正月春草生,二月雷发声。
百虫起潜蛰,唧唧篱下鸣。
虾蟆池头野苗绿,蝘蜿交盘蜗角触。
蜻蜓点水蚁投穴,蜂惹游丝蝶翻玉。
东风摇曳蝶飞飞,梦蝶庄周身是非。
宣和挥墨如蝶化,落笔宛转舒天机。
当时侍翰无踪迹,谁留画谱传今昔。
我今一见重咨嗟,满纸神光照环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