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墨星沉,英雄恨太行千叠。
都付与晓鸡声里,为鸣悲咽。
篝火几曾真王楚,扁舟何事忘逃越。
问大江风雨许多潮,随烟灭。城下钓,清波冽。
东门犬,惊尘歇。叹功名浑浚,剑花飞血。
开国谁翻前史例,到头悔负封侯骨。
望中原黯淡几龙蛇,堪愁绝。
月墨星沉,英雄恨太行千叠。
都付与晓鸡声里,为鸣悲咽。
篝火几曾真王楚,扁舟何事忘逃越。
问大江风雨许多潮,随烟灭。城下钓,清波冽。
东门犬,惊尘歇。叹功名浑浚,剑花飞血。
开国谁翻前史例,到头悔负封侯骨。
望中原黯淡几龙蛇,堪愁绝。
这首《满江红·八月十六日感事》是清朝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姚华所作,以月夜景色和历史典故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英雄失意、功业无成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月墨星沉,英雄恨太行千叠",描绘了月色昏暗,星辰低垂的夜晚,隐含着英雄壮志未酬的哀怨,太行山的千重叠嶂象征着艰难险阻。
"都付与晓鸡声里,为鸣悲咽",将英雄的无奈与悲凉寄托于清晨的鸡鸣,凄凉而深沉。
"篝火几曾真王楚,扁舟何事忘逃越",借篝火和扁舟的历史意象,暗示英雄试图复辟或逃脱现实困境,但终究未能如愿。
"问大江风雨许多潮,随烟灭",以江潮比喻世事沧桑,英雄的努力如同潮水般消逝。
"城下钓,清波冽。东门犬,惊尘歇",通过钓鱼和犬吠的细节,描绘出战乱后的宁静与荒凉。
"叹功名浑浚,剑花飞血",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反思,剑花飞溅的鲜血象征着战争的残酷和英雄的牺牲。
"开国谁翻前史例,到头悔负封侯骨",揭示了对历史变迁的反思,以及对自己未能建功立业的遗憾。
"望中原黯淡几龙蛇,堪愁绝",最后以中原局势的黯淡和龙蛇混杂的隐喻,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深深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交织,展现了作者对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