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程大匡归庐陵》
《送程大匡归庐陵》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故园松竹经年别,两粤风烟此日归。

幸不遇人知己在,竟无好梦与心违。

云开庾岭梅花小,风落章江朔雪微。

喂犊负薪无不可,牢骚一滴莫沾衣。

(0)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程大匡归乡的感慨与祝福。首联“故园松竹经年别,两粤风烟此日归”,以“松竹”象征故乡的景物,与“两粤风烟”形成对比,点出友人历经异地后终于回归故里的喜悦与感慨。颔联“幸不遇人知己在,竟无好梦与心违”,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虽未遇到知音但内心仍保持平静的欣慰,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遗憾。颈联“云开庾岭梅花小,风落章江朔雪微”,描绘了友人归途中的自然景象,以“云开”、“梅花小”、“风落”、“朔雪微”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新淡雅的氛围,寓含着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祝愿。尾联“喂犊负薪无不可,牢骚一滴莫沾衣”,以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如喂养牛犊、背柴火等,来比喻生活中的琐碎与不易,同时劝诫友人不要因生活的小挫折而忧愁,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怀与鼓励。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寓意深远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归乡的复杂心情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山居适兴

颠狂原不合时宜,自别王城乐莫支。

妻拙堪为山水伴,书多差喜见闻奇。

曲江对镜怜形影,彭泽编诗纪岁时。

热血一腔何处洒?且将耕读教豚儿。

(0)

归途杂诗五首·其一

穷栖鸟恋旧巢林,匹马经过动悴吟;

千里故山青满目,万堆新骨白伤心!

(0)

行路难

行路难,不待人情反覆间。

人情有正方有反,有仰方有覆;

当其未反未覆时,尚觉彼此两相关。

如今人情首尾都险绝,安有正反、仰覆之二端。

呼天谈节侠,指水结盟坛;

芬芳可以佩,甘美可以餐。

此时蜜中已藏剑,岂有肝胆许所欢。吁嗟乎!

吾不能如鹿豕之蠢、木石之顽,安能与人无往还;

往还未竟凶隙成,闭门静坐不得安。

行路难,念之使人心胆寒。

(0)

送曾则通扶榇归江右

君昔侍吾师,宦游入闽甸;

吾师蒙难时,举家危悬线。

君年未及壮,飘泊经百鍊;

岛栖十七载,苦泪挥霜霰。

谈尽岛中心,识尽岛中面;

人面皆如昨,人心半迁变。

经权惟所适,忠孝从其便;

况有佳题目,救民息争战。

天地瘖无声,是非任颠眩;

游子孤所望,决计归乡县。

吾师忠义骨,一纪羁浅竁;

于今遂首邱,远道将裧輤。

远道风景殊,腥臊币地遍;

死者而有知,岂忍须臾见。

君应体此志,去同离弦箭;

贞操众所钦,孝思谁能先。

我本狂戆人,多招流俗谴;

声气托君家,两世相慕恋。

忽忽忽别去,值我贫病荐;

无金馈君赆,无酒饮君饯。

赠君贫者言,言言心血溅;

行矣尚勉旃,勿以规为瑱!

(0)

感事述怀,集杜二十首·其八

回首驱流俗,深情托所亲。

干戈犹未定,消息苦难真。

易下杨朱泪,难甘原宪贫。

沈思欢会处,愁杀白头人。

(0)

前从军行,仿杜前出塞体九首·其八

大贼作主将,小贼为偏裨。

杀人如草菅,野战谁能支?

抚驭一失所,化为狐与狸。

哀哉绿林辈,可用还可疑。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