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何皎皎,舒光莹窗绮。
宛转羞空床,披轩步庭际。
故爱同一心,新愁今两耳。
咫尺相会难,迢迢若千里。
况复千里隔,忧端无穷已。
明月何皎皎,舒光莹窗绮。
宛转羞空床,披轩步庭际。
故爱同一心,新愁今两耳。
咫尺相会难,迢迢若千里。
况复千里隔,忧端无穷已。
这首诗描绘了主人公在明月之夜的内心情感与思绪。开篇“明月何皎皎,舒光莹窗绮”以明亮的月光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人通过“宛转羞空床,披轩步庭际”的描述,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挣扎,他或她似乎在月光下徘徊,不愿面对空荡的床铺,选择在户外寻求心灵的慰藉。
接着,“故爱同一心,新愁今两耳”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新愁的无奈。这两句诗揭示了人物内心的矛盾与复杂情感,既有对往昔的眷恋,又有对现实困境的忧虑。
“咫尺相会难,迢迢若千里”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的冲突。即使距离并不遥远,但主人公却感到难以相聚,仿佛被无形的距离隔绝,情感上的疏远感如同真正的千里之遥。这种对比强烈地表现了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困难与复杂性。
最后,“况复千里隔,忧端无穷已”将这种情感的痛苦推向极致。即使面对更大的空间距离,内心的忧愁与焦虑也无处不在,无法消散。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状态的描绘,也反映了更广泛的人类情感体验——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和分离时,内心的痛苦与挣扎是难以避免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形象的场景构建,深刻地探讨了人在面对孤独、距离与忧愁时的内心世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深刻的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