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年嗟伏枥,此日叹藏舟。
世阀传中垒,乡闾问太丘。
朱弦俄入夜,素翣正逢秋。
好在蓬池顶,题诗遍十洲。
频年嗟伏枥,此日叹藏舟。
世阀传中垒,乡闾问太丘。
朱弦俄入夜,素翣正逢秋。
好在蓬池顶,题诗遍十洲。
这首挽诗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缅怀之情。首联“频年嗟伏枥,此日叹藏舟”,以“伏枥”和“藏舟”为喻,分别象征着马老不再驰骋和船停不再航行,形象地描绘了逝者一生的辛劳与最终的归隐,蕴含着对逝者岁月流逝、人生终老的感慨。
颔联“世阀传中垒,乡闾问太丘”,通过“世阀”和“中垒”、“乡闾”与“太丘”的典故,赞美逝者家族显赫、声名远播,以及在乡里间享有极高的威望和声誉,体现了对逝者社会地位和影响力的肯定。
颈联“朱弦俄入夜,素翣正逢秋”,运用“朱弦”和“素翣”这两个意象,分别指代逝者生前的音乐才华和丧礼中的白色扇子,暗示逝者离世的时间恰逢夜晚和秋季,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同时也寄托了对逝者艺术成就和生命结束时自然季节的关联性思考。
尾联“好在蓬池顶,题诗遍十洲”,表达了对逝者安息之地的美好祝愿,想象逝者灵魂可能前往的仙境或理想之地,希望他能在那里自由自在,继续留下美好的诗篇,充满了对逝者精神世界的向往与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丰富的比喻和典故,深情地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与敬仰,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生死、荣誉、艺术和理想世界的深刻思考。
翩翩诗笔清新,百年谁识青云士。
银钩瘦硬,通神白茧,乌丝名世。
璞玉浑金难定价,终为良器。
秋风一曲,声合太古,算惟有、知音会。
天地青蝇扰扰,只依旧、岁寒苍翠。
似当时、刘晏点鞭,马上钱流满地。
未展经纶,米盐细故,此心如水。
待锋车趣召,玉堂挥翰,草金銮制。
流水易换,客梦迷烟草。
回首望高城,记西山、重重翠扫。
横塘秋水,云锦万荷莲,思往日,对薰风,沉醉花前倒。
而今青镜,白发催人老。
后会一尊同,放元龙、座中吟啸。
虚名误我,依旧广文寒,归来好。
酒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