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若静朝晖,苔侵碑篆古。
泠泠水到阶,落落松当户。
龙鳞俨欲张,虬枝自撑拄。
谯邑多古迹,爱此琳宫宇。
依稀梵呗声,彷佛天花雨。
意香参即离,静室坐久许。
适然获常宁,顿忘安心所。
兰若静朝晖,苔侵碑篆古。
泠泠水到阶,落落松当户。
龙鳞俨欲张,虬枝自撑拄。
谯邑多古迹,爱此琳宫宇。
依稀梵呗声,彷佛天花雨。
意香参即离,静室坐久许。
适然获常宁,顿忘安心所。
这首诗描绘了常宁寺的宁静与古朴之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寺庙周围的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以及寺内特有的氛围。"兰若静朝晖,苔侵碑篆古",开篇便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古老的氛围,兰花在清晨的阳光下显得格外宁静,古老的碑文被青苔轻轻覆盖,增添了几分岁月的痕迹。
"泠泠水到阶,落落松当户",流水潺潺,松树挺立,为寺庙增添了一份清雅之气。"龙鳞俨欲张,虬枝自撑拄",生动地描绘了松树的形态,仿佛龙鳞般排列,虬枝支撑着整个树体,形象而富有想象力。
"谯邑多古迹,爱此琳宫宇",诗人表达了对寺庙建筑的喜爱之情,认为这里不仅有丰富的历史遗迹,还有精致的宫殿式建筑。"依稀梵呗声,彷佛天花雨",远处传来隐约的诵经声,仿佛天降甘霖,给人心灵带来洗涤。
"意香参即离,静室坐久许",在这样的环境中,心灵得以净化,长时间的静坐让人忘记尘世的烦恼。最后两句"适然获常宁,顿忘安心所",表达了诗人在此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忘记了世俗的忧虑,达到了心灵的安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常宁寺独特的魅力和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