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欲常随鹿豕群,落花飞絮正纷纷。
祇令文字传清简,去作先生号白云。
每饭独惭徐孺子,锦衾深愧卓文君。
等閒遇事成歌咏,歌杂渔樵断更闻。
吾欲常随鹿豕群,落花飞絮正纷纷。
祇令文字传清简,去作先生号白云。
每饭独惭徐孺子,锦衾深愧卓文君。
等閒遇事成歌咏,歌杂渔樵断更闻。
这首诗《春兴(其十)》由明代诗人黎景义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由与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吾欲常随鹿豕群”,表达了诗人渴望融入自然,与鹿豕为伴,远离尘嚣的心愿。接着,“落花飞絮正纷纷”描绘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花落絮飞,既美丽又短暂,象征着生命的无常和美好。
“祇令文字传清简,去作先生号白云”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希望通过文字传达内心的纯净与简朴,以“白云先生”的称号自居,追求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这里运用了“白云”这一意象,象征高洁、自由和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每饭独惭徐孺子,锦衾深愧卓文君”则通过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行为的反省与自责。徐孺子是东汉时期著名的隐士,而卓文君则是西汉时期的才女,此处诗人将自己与这两位历史人物进行对比,暗示自己在面对生活选择时的犹豫与矛盾。
最后,“等閒遇事成歌咏,歌杂渔樵断更闻”两句,展现了诗人将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感悟化为诗歌,与渔夫樵夫的歌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自然和谐的生活状态。这种生活不仅充满了诗意,也体现了诗人对平凡生活的热爱与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历史典故的引用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由、隐逸和诗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自我反省与道德责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