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天宁寺尘外楼四首·其三》
《天宁寺尘外楼四首·其三》全文
明 / 唐顺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金门十载笑重登,归去仍依白社僧。

虚馆静听宵蚁战,远山时见夏云蒸。

巳甘散栎终年计,耻逐冥鸿万里腾。

为问洛城冠盖侣,鬓毛销尽得闲曾。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重返金门后的复杂心境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首联“金门十载笑重登,归去仍依白社僧”中,“笑重登”表达了诗人历经十年后再次回到金门的喜悦与感慨,“白社僧”则暗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回归。颔联“虚馆静听宵蚁战,远山时见夏云蒸”运用自然景象的描写,以“宵蚁战”和“夏云蒸”象征生活的忙碌与变化,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氛围。颈联“巳甘散栎终年计,耻逐冥鸿万里腾”表达了诗人对淡泊名利、安于现状的生活态度的认同,同时也流露出对追逐功名的不屑。尾联“为问洛城冠盖侣,鬓毛销尽得闲曾”则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都市繁华与个人内心平静之间冲突的反思,以及对能否在忙碌中寻得片刻闲适的疑问。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往经历的回顾,也有对当下生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体验和哲学感悟。

作者介绍
唐顺之

唐顺之
朝代:明   号:荆川   籍贯:武进(今属江苏常州)   生辰:公元1507~1560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猜你喜欢

和蒋龙图

吟翁如共老庄游,物外能齐乐与忧。

鳌背不为三岛客,鱼竿终泛五湖舟。

何须大使诗来问,合使幽人病为瘳。

陶令菊花犹有在,未知肯饮一杯不。

(0)

新安吕公尚书夫人坟

彼美新安,有水有山。有坟岿然,百五十年。

爰有曾孙,赤韨朱轩。来守兹土,以慰斯坟。

扫除必躬,奉祠必亲。水毛陆产,膋牲上尊。

百物皆具,千兵骏奔。观者如堵,从者如云。

心追无穷,诚通无垠。溟漠之魄,恍惚之魂。

如辟其涂,如启其门。如兴于寝,如作于室。

如出黄泉,如见白日。

(0)

答范君锡·其二

报漫翁,无钱可沽酒。青衫典不得,黄卷卖不售。

借问公田中,秫米种几斗。

休管将来旱与水,莫为妻儿种粳米。

兄来留下二万钱,送与酒家主人未。

不然何计见春风,空将花插白头翁。

簿书营营几时了,何如载酒访扬雄。

(0)

赠慎叔良·其一

昔日黑头交,今为白发叟。

约是三十年,情好于此久。

且待花开时,同把一盏酒。

君看我门前,兼有两株柳。

(0)

感秋和张文潜·其二

张子非不厚,涕泗中夜起。

兰蕙虽已衰,松筠正堪佩。

君爱兰与蕙,忘我筠与松。

君爱洛阳官,弃我淮上翁。

翁如扬大夫,其心甘贱贫。

不投天禄阁,却反离骚文。

骚人虽已殁,万古为忠魂。

欲知冤愤气,但看苍梧云。

冤情寄湘水,冤声寄湘竹。

年年霜露时,夜夜秋声哭。

(0)

吴正肃公挽歌辞三首·其一

天下贤良选,当时第一才。

文章秘群玉,事业照三台。

暂作东山去,还期宣室来。

苍生方愿治,梁木何先摧。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施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